2022年福布斯家族财富榜出炉,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其中的这个亚洲前十的郭氏家族是何来历?而他们作为华人又是怎样在东南亚闯荡出一片天地呢?

郭氏家族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坐拥丰隆集团这块“大金矿”,其实力不容小觑,不仅是一家跨国企业,而且成为了两国的经济支柱,掌控了两国的经济命脉。

他们家族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甚至美国都有着不少的资产,而集团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主席:郭令灿、郭令明两兄弟,也分别位于这两国富豪榜的第二和第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郭氏家族坐拥资产近1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78亿,更有媒体称,丰隆集团总资产已达到惊人的2000亿人民币。

然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郭氏集团的崛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发家之路更是满是坎坷。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丰隆集团的创始人郭芳枫,还是一个身上只有一张草席一个被单,因战乱逃亡到新加坡的小学徒。

初入新加坡的他一边做零工一边学知识,因为当地的华人团体的帮扶,他才逐渐在新加坡站稳了脚跟,不再时时刻刻面临着食不果腹的境地。

经过了十多年的打拼,郭芳枫手头逐渐有了积蓄,不甘一辈子打零工的它,开了一家做五金生意的小店,自己当起了老板。

二战末期,那时的新加坡正值建设期,郭芳枫靠着做生意的资本和毒辣的眼光,买进了大量土地,当时很多人对他的这个行为感到疑惑。

直到1965年新加坡脱离了英国的殖民宣布独立,被压迫了半个世纪后,新加坡的经济快速发展,而郭芳枫也凭借之前不顾非议买下的大片土地,一跃成为了当时新加坡知名的地产大亨。

而丰隆能走到今天的位置,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郭令灿,作为郭氏家族在马来西亚产业的现任掌权人,他在郭氏集团中的作用可谓是功不可没。

郭令灿的父亲是郭芳枫的长兄,在郭令灿展现出自己惊人的商业天赋之前,郭氏家族和丰隆集团已经在他的父辈的打拼中扬名东南亚了。

但因生意上的分歧,郭芳枫和郭令灿的父亲选择不再坚守在同一个战线,郭芳枫留在新加坡,而郭令灿的父亲来到了马来西亚,而这个变化也让郭令灿的商路迎来转机。

郭令灿在英国修读了四年法律后,回到马来西亚在父亲的公司里工作,直到1973年,29岁的郭令灿接手了父亲仅有的1家贸易公司和3个小工厂,虽然郭令灿的生意多是实体产业,但他却对金融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马来西亚的金融管制是出了名的严格,银行牌照早在1966年就停止了发放,于是他就把目光放在了当时相对宽松的香港。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郭令灿瞅准时机,一举收购了当时的香港两家银行,并将其合并,经过了近20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将其培养成香港金融巨头。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在2001年,将银行以超出公司净值将近3.5倍的价格,出售给了新加坡的新加坡发展银行,这笔生意让他净赚了29亿美元,也正是因为这笔资本运作,他手中的丰隆集团以破竹之势发展了起来。

至此郭氏家族在金融、地产、航运、实业四大板块上霸主的地位基本成型。

郭令灿不断使用自己在西方学来的思维,用批判创新的眼光将企业越做越大。

他的弟弟,郭芳枫之子也不甘示弱,虽说有父亲留下的资本,但这也不能掩盖他在商业上表现出的才能,在富豪横行的新加坡,常常跻身前十,甚至在2004年荣登新加坡首富,也是各类财富排行榜的常客。

就是这样一个实力超群且根基稳固的家族,却一直秉持着低调的原则,郭令灿虽与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先生“齐头并进”,却实打实的年轻了21岁,可谓是前途不可限量。

而郭令灿的两儿一女也是个个出众,郭令灿也坚持“分工不分家”,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把他们分配到家族企业下的各大领域,各自发挥所长。

而外出的郭氏家族并没有忘本,还依旧保持着乐善好施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国内爆发疫情之初,郭氏家族就低调地向武汉巨款3000万元用来救灾。

在资本风起云涌的今天,郭氏集团也是积极加入转型的行列,抓住一切机会,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在东南亚成立了创新中心,大大加速了马来西亚的创业生态系统发展,以公私合作的方式扩大市场,促进企业和政府双方获利,更是世界经济发展融合的巨大推动力,此等财商,堪称华人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资本思维与创新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淘汰的产品和过时的商业模式,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上。

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创新能力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请记住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