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石浩强
“酒盏酌来须满满,花枝看即落纷纷”,酒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生意场合,觥筹交错,频频举杯是常态,喝多、喝醉更是常见。
喝酒应酬,增加酒量或者缓解饮酒过多引起的诸多不适是当务之急,是否可以备些解酒药呢?解酒药是否真的有用呢?什么样的解酒药才靠谱呢?
酒精浓度(BAC)
即每100ml血液中含有乙醇【酒精】的克数
■ BAC<0.05时,人们可能会变得健谈、身心放松或者通体愉快;
■ BAC在0.05~0.08时,人的判断力和行动力会受损;
■ BAC在0.08~0.15时,人体会出现口齿不清、平衡、协调、视力和反射能力受损、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等情况;
■ 当BAC在0.15~0.30时,会出现无人帮助时无法行走、困倦、呼吸困难、记忆丢失、小便失禁、甚至意识丧失;
■ 当BAC>0.30时,则可能会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所谓酒精的“神奇”之处就在于10字箴言:“低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
酒,是一种含有乙醇的饮料,过量饮酒,体内乙醇含量升高,会引起诸多不适感。
事实上,喝酒时酒精经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分布至脑、肝脏等器官,少量酒精经呼吸系统及肾脏排泄,大部分则经肝脏代谢、排泄。乙醇在肝脏首先由乙醇脱氢酶(ADH)代谢为乙醛,接着,乙醛经乙醛脱氢酶(ALDH)催化代谢为乙酸,最后经三羧酸循环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完成代谢,排出体外。
醉酒
醉酒的罪魁祸首是乙醛,而体内乙醛产生的关键是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也就是说酶的活力决定了“酒量”的大小,极端情况是当乙醇脱氢酶的活性极大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极小,则“滴酒不能蘸”。
乙醛具有毒性,它可以使毛细血管扩张,引起喝酒者脸色发红乃至皮肤潮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喝酒“上脸”。
此外,乙醛蓄积还可能会引发心跳加速、血管搏动、眼结膜充血、头痛头晕等情况,严重的会导致肝脏受损、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特效的解酒药物,但对于饮酒过度引起的各种症状仍需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如:
1、西药
可以使用美他多辛,该药用于阻止乙醇脱氢酶的失活并激活乙醛脱氢酶,从而促进酒精代谢,并改善肝功能受损的状况。
适量补充维生素B1、B6、C也有利于加快酒精代谢。
而纳洛酮作为酒精过量、酒精中毒时的解救剂,可以解除酒精中毒所引发的中枢抑制,缩短昏迷时间,加快促醒。
饮酒后如出现烦躁不安或过度兴奋,还可在间隔一段时间后用地西泮加以镇静。
对于消化道症状明显的饮酒者,可使用胃粘膜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或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用于保护胃粘膜。
2、中药
据《神农本草经》、《汤液本草》、《本草拾遗》、《千金方》等古籍记载:葛根能治酒醉不醒,且具解酒毒之功尤良。
葛根解酒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在胃肠粘膜上形成保护膜,阻断人体对于酒精的吸收,亦或通过异黄酮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损坏来发挥其保肝、健脑的作用。
另外,中医还有醒酒药饮颇具功效,即以30g白茅根,10g大黄,30g葛根煎水200ml服用。
酒精经肝脏代谢,需要在体内酶的作用下才能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乙酸,并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完成代谢。
期待依靠药物来增加酒量,达到“千杯不醉、万杯不倒”是不现实的。
急性酒精中毒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与催吐、镇静、促进酒精代谢、护肝、保护胃粘膜、促醒药物等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中药辅助治疗。
总而言之,适量饮酒可怡情,大量饮酒却伤身。注意:
1、饮酒时,应避免空腹或喝酒过快,否则不仅刺激胃肠道,大量乙醛堆积还会产生诸多隐患。
2、饮酒时不要同时喝咖啡,因为咖啡的兴奋作用可能会掩盖酒精所产生的中枢抑制,从而饮酒过量。
3、不要将酒与功能性饮料混合饮用,因为这些饮料往往含有咖啡因、植物性兴奋剂等物质,同样可能会导致饮酒过度。
4、酒精中毒不能采取洗胃措施,因醉酒本身对胃粘膜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如再洗胃可引起急性胃粘膜病变,严重的可引起穿孔。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