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安县志》简体标点18.建置志.学校2

启圣祠,三楹,在大成殿东偏,邑令张公廷玉重修。

文明楼,在邑学东,跨城而构,即梳洗台遗址。楼久废。顺治戊子高侍御景创建文昌祠,三楹,有记见《艺文》。

魁星阁,在邑学,据东南城为台而祠其上。吴邑令会斗创建,训导邬公萃重修。

吴邑令会斗诗:苕荛飞翼构城隈,渺渺平芜宝鉴开。光接碧霄怀赤日,影翻画桶净红埃。兴酣引手钩衡近,眺纵披襟天地孩。云里徘徊空色相,不知何处别蓬莱。

又:嗷嗷鸿雁渡江村,物候游情共绿罇。槛外鱼虾堪伴侣,眼里芷藻半饔飧。烟收万灶堤杨痩,棹荡千川野鹜翻。喜对紫宸才尺五,温纶指日下寒原。

容城孙奇逢《人日携同人登文昌阁诗》:人日登高谒帝君,乾坤隐隐焕斯文。寒销春满千林树,烟静祥呈五色云。足下湖光连远塞,斗间剑气净微氛。同人无限相期意,月炤阑干莫厌醺。

先,文昌、魁星同此阁。

泮池,在学宫前,制甚隘,前列屏。学慱陈公盟辟之而去其屏,跨池起一桥,桥南建一坊,扁曰:“攀龙附翼”,曰:“腾蛟起凤”。汤尉应麟捐俸成之。张尹廷玉就甬东西,规为二池,大可数亩;训瑞图督浚,周抱如环,规模宏敞;岸植垂柳,中插芙蕖。建亭甬间,题曰:“思乐桥”。坊亭俱废,通二池为一,如月形。训导邬公萃绩也。

文笔峰,在学前望鹅台遗址上,与大成殿对中。学慱陈盟建,以达学宫秀灵之气。高一丈八尺,径八尺。同知邑人陈誐言有记,见《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德亭,遗址在学西。

教谕宅,在敬一亭左。训导宅,在敬一亭右。张尹廷玉创修。今教谕宅久废,训导宅尚存。学慱陈盟有记,见《艺文》。

学田,二顷七十一亩九分二厘。

张家庄苇地,一段三十八亩。隆庆中,置东南城下苇地,一段三亩。万历八年,李令希稷置后筑城,掘土废烧车淀蒲地,一段二十八亩,在六里村东。万历三十三年,韩令玮置段村苇地七段共二顷二亩九分二厘。万历四十七年,兵道渭南张公置田,出苇鱼,以给生之贫,佐师之需。俾其回心向道,养厥忠孝,登美富之墙,佐光华之旦也。今则不可问矣。不能不惓惓旃厦者,亦惟田不负学耳。

明礼部尚书大学士吴宽撰《新安县重修文庙记》,见《艺文》。

鸿胪寺少卿邑人刘恺撰《新安县重修文庙记》,见《艺文》。

署教谕举人蒲州朱万邦撰《新安县重修儒学记》,新安县训导荆州府公安陈伯福撰《重修文庙记》,蜀人陈盟撰《新安县林公胜选修学记》,蜀人陈盟撰《新安县令张公廷玉创修学宅记》,容城孙奇逢撰《训导邬萃重修新安县学记》,见《艺文》。

祭器附:

祭器:

铁香炉一,铁花瓶二(运同邑人辛肤制)。铜爵二十(莱芜县县丞邑人赵时和制)。登,鉶,笾豆,簠簋,俎。(俱教谕黄榜制)

社学,旧在察院正西。成化中,邑尹李公俊建。弘治九年,谭公绶以其地狭,不足容生徒,迁于察院南。至十三年,周公伦重建门坊,扁曰:“养正”。生徒聚斯者,蠲徭役以优之。迄今百八十年,无有问社学者。遗址废,入民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