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千古名言在历史上非常的出名。大家经常在影视作品中都有看到,那么历史上传闻的伯仁是谁呢?伯仁真实姓名叫周顗,字伯仁,出生于269年,今河南省汝南县人。周顗出身世家大族,他的父亲安东将军周浚曾参与灭吴的统一战争,立下战功,被封为武城侯。周顗少年时便有很高的声誉,神采俊秀,为当时的高富帅,很受欢迎。
魏晋时期选官采用的是九品中正制,中央、地方都可以自行聘任官员。照理周顗弄个官当当是顺理成章的,但无论是地方郡县怎么征召周顗出来做官,他都一一拒绝。这样子周顗的名声更响亮,东南名士广陵人戴渊听到周顗的大名,专门去拜见他,相对而坐了好久,直到离开时,也不敢显示自己善辩的口才,可见周顗气度不凡。周顗还有个弟周穆也是个人才,总想超过哥哥,事事抢周顗的风头,但周顗毫不介意,一副不计较的样子,于是人们更加倾向于周顗。20岁那年周顗承袭了其父武城侯的爵位,官拜秘书郎。不久,镇军将军东海王司马越之子司马毗任命周顗为长史,可以出入皇宫。
《晋书·列传三十九》曾有记载这样一件事,东晋时候王氏是一个豪门王氏大族,王导和王敦两兄弟。弟弟王敦时任江州牧,兼荆州刺史。在祖逖死后,王敦觉得自己天下第一了,无人能敌,做事很不买朝庭的账,不仅对中央的命令置若罔闻,而且偶尔还直接跟中央对着干。晋元帝非常宠信刘槐刁协两个人,大事小事对这两个人言听计从。王敦看到自己这样不受待见,一怒之下于是起兵造反,两万精兵,从武汉汉口直扑南京,晋朝中央大惊。
此时刘槐立即火上浇油向晋元帝建议,将在京城南京的王氏家族成员一律杀光。晋元帝不知所措,并没有马上同意。而此时在南京的王导听到消息,也大为惊恐。亲弟弟起兵造反,南京一家子的性命不保。于是王导带着有官职的宗族子弟几十几个人,到皇宫门口站着,以示清白没有通敌。王导亲自到晋元帝前表忠心,哭诉家门不幸,出了王敦这个叛臣逆子。但是大家一心为公,绝对忠于陛下。惶恐之下王导每天带着这几十人站在宫门口,等待召见。
这天,恰好遇见正要进宫的周顗,王导便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叫住他说:"伯仁,我们家这几百口性命就全靠你了!"但周顗却好像听不到一样,快步直入宫中。但入宫后则向晋元帝表示王导很忠诚,恳切地要求晋元帝不要诛杀王导,晋元帝听从了。周顗一高兴在宫内多喝了几杯,直接醉了,摇摇晃晃走出来时,王导又叫住唤周顗,但周顗醉得东南西北分不清,反而说说:"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王导见周顗如此表现,心里凉了半截。怀疑周顗向晋元帝说了自己的坏话。于是心里暗恨周伯仁。回府后,酒醒的周顗又再一次上书营救王导,言辞甚切。
此刻王敦率领二万精兵打得刘槐几万大军一败涂地,很快就占了南京外城。晋元帝一看不好,一边连忙对王敦封官许愿,一边打发刘槐刁协走人。王敦如愿以偿做了大官。王敦得势后,问哥哥王导:周顗是否应当三司。王导心里对周顗有气不回答,王敦再次问王导周顗应否任尚书令和仆射,王导又不答。最后王敦说若两者皆否,就是要杀了他,王导也不答。就是这三次不答,王敦直接将周顗杀害了。
王导重新掌权后,在中书省浏览官中以前的文件,无意间发现周顗申救自己的奏章。他这才知道,那天周顗进宫见皇帝,是细述王导的忠君爱国,认为决不可错杀忠良。至此王导才明白原由,拿着奏章痛哭流涕。回到家对儿子说了一句千古名言:"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这句话古今已经广为流传,意指承认犯了"无心之过",而由此心中带有歉疚。它表现了中国古代君子有道德自责、承担责任的勇气,不惜为此一生背上内疚包袱的道德典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