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审计署、银保监会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财金〔2022〕99号),对2022年12月31日前新增的10个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

人民银行提供2000亿元的再贷款规模,利率1.75%。银行以不高于3.2%的利率投放中长期贷款,对市场主体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这次财政部的贴息政策和央行的再贷款政策的激励效果明显;实打实刺激短期制造业贷款投放。2.5个百分点贴息对企业银行非常具有吸引力,且央行提供低息再贷款,时间紧,仅限于今年4季度,21家银行覆盖率所有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银行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争夺优质客户!整个国庆假期银行都在抢客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财政贴息和央行再贷款组合拳是绑定的,银行要想拿到这个政策必须先按照发改委央行给的清单发放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指定10个行业,指定企业项目),发放贷款之后才能向央行申请再贷款,拿到再贷款才能正式获得财政贴息。因为负债端成本1.75%,加上财政部贴息2.5%,即便给到客户是3.2%的利率,贴息后0.7%史上超低利率,银行仍然有接近1.45个百分点的利差,虽然总体利差偏低,但是通过此举可以获得稳定客户,超低利率刺激下是获取优质客户最佳时机。

此外监管此次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也同时可以满足监管对21家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增速及新增规模的要求。具体参见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本次设备更新改造贴息贷款由于采用名单制准入,客户名单经各地发改局报经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所以并非所有市场主体都可以申请到贴息贷款,享受到3.2%-2.5% = 0.7%左右的超低贷款利率巨大优惠。

此外,还指定了21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作为经办银行,名单外的银行无权办理此次贴息贷,对其他区域性银行、农商行无疑失去了“分蛋糕”的机会。

21家全国性银行名单为: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而指定项目的额度有限总计2000亿,名单内客户数量有限,虽然有清单客户有意向银行匹配,但实际上市场化操作,名单内客户银行都可以去开拓,这就解释了为什么21家银行国庆假期期间抢客户抢疯了,部分银行甚至假期连夜加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策支持的10个领域

一是教育;重点职业院校、高等学校、实验实训等。

二是卫生健康;包括公立和私立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优抚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

三是文旅体育;包含经营性体育场馆、建设活动场所、训练培训基地;户外运动、体育制造业、体育服务业;包含旅游景区、度假区、重点游乐园、数字剧场、音乐厅、歌舞剧院等。

四是实训基地;

五是充电桩;包括公共充电场大功率快充设备;公路沿线充电场和设备扩容。

六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已建成投入运行的地下管廊设备。

七是新型基础设施;包括市政、交通、能源、矿山、制造领域5G应用;国家枢纽节点数据集群建设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等。

八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迭代升级等;包括产业链相关的企业搭建产业互联网;支持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行业。

九是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

十是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且对10个领域都明确了重点支持的具体范围。

这次和2020年初抗疫再贷款管理模式有点类似,也是重点名单制管理,但是在名单的确定上本次更加细致,每个领域都尽量做到最大范围内的覆盖,但是贷款资金用途却严格做了限制,只能是设备改造贷款(贷款形态上基本上固定资产贷款为主),防止资金被挪用。因为如此低的贷款利率,容易造成资金空转套利(比如企业银行配合拿到0.7%贷款后存回银行,存款利率3.0%银企双赢),所以必要的防范措施和事后监督非常重要。

9月28日,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有关负责人就答记者问,回答了三个问题。

原文如下:

1.问: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目的是什么?

答: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有利于扩大制造业市场需求,推动消费恢复成为经济拉动主力,增强发展后劲。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议定事项,人民银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向经办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经办银行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制造业等领域发放贷款支持设备更新改造。

2.问: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政策支持领域和发放对象是什么?

答: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领域为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充电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等10个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经办银行。

3.问: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如何实施?

答: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实行名单制管理。发展改革委依托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会同各地方、中央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形成分领域备选项目清单。经办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向清单内项目发放贷款。专项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按月发放。对于经办银行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清单内项目发放的合格贷款,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资金支持。

9月29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审计署、银保监会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财金〔2022〕99号),将贴息贷款进一步推进落实,提出时间表。

规范操作流程

从贷款申请与获得、贴息资金申请与预拨、贴息资金审核与结算、中央与地方财政贴息资金结算四个方面规范了操作流程。

1.设备贷款申请与获得

2022年12月31日前,相关领域实施设备更新改造,凡是进入项目备选清单的,可以向所在地经办银行提出设备贷款申请。

银行与企业签订贷款利率不高于3.2%的贷款合同,但是要约定享受财政贴息政策期间2.5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银行收到财政部门拨付贴息资金后,收息时予以扣除。

这意味着企业在2年内实际负担最高0.7%百分点,但是注意

2.贴息资金申请与预拨

经办银行按月汇总已发放的设备贷款,向财政部门提出贴息资金申请。财政部门收到申请后,在5个工作日内,按一个季度贴息资金需求的80%预拨至经办银行。

3.贴息资金审核与结算

省级财政部门牵头进行事后审核,具体职责如下:

省级发展改革和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是否符合确定的项目清单范围和审核要件;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供给予再贷款支持的项目清单。清单内容以项目为维度,必须有贷款需求、总投资、设备更新改造方案、项目所属法人单位、建设地点、还款来源等要素;

银保监会派出机构:加强日常监管,跟踪贷款实际使用情况。

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审核确认贷款贴息金额。

4.中央与地方财政贴息资金结算

省级财政部门于季度结束后1个月内,经财政部当地监管局审核后,向财政部提交与有关银行的根据实际业务情况最终结算

来源:公众号 行长高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