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遵守法律,如何让更多的人懂法守法,这是法律学和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法律是行为约束的底线,也是一个社会能够正常运行的保证。人性是自私的,法律的存在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这种价值是基于人们遵守法律可以获得个人利益,这种利益促使人们通过法律来保护个人的价值,不遭受侵犯。

法律链接的是整个国家的社会价值链,法律的存在也就保障了个体或者团体的利益,这是最基本的一种认识。当然,人们是否愿意遵守法律还和法律是否能够真正代表一种公平公正的价值有关,这和个人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以及个人所遭遇的经历有非常大的关系。这就造成了不同人对法律的偏见,这种偏见对法律带有极大的不满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的问题就会转化为人们对公平和正义的理解问题,也就是说当一个人遇到纠纷后,通过法律并没有得到让自己满意的结果,没有达到个人理解上的公平和正义,此时,对这个人来说,法律就无法完全代表公平和正义。同样的情况,假如一个人在处理纠纷后,取得的结果,远超出了自己对公平和正义的理解预期,那么,对这个人来说,法律就是可以完全代表公平和正义。

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们对法律的认识都是非常片面的,也是非常狭隘的,这就导致很多人对公平和正义的理解,存在过高或者过低的预期。无论怎样,这都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过高可能会导致很多人,利用法律逃脱自己的罪行,过低可能会导致很多人无法合理的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保证个人的价值不受侵害。因此,学习法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学会运用法律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法律不应该是律师的专长,更应该是每个人学习和应用的必备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人们对公平和正义存在自我预期的差异,但是人们依旧会选择通过法律来去解决纠纷,维护个人的权益。这是因为人终究是无法脱离社会的,也就是说人必然会在社会中找到归属,这种归属是归属于整个主流社会,归属于整个社会结构下的法律价值体系。这样的归属关系就决定了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律的遵守。

对于犯罪行为,则体现的是一种对社会的背离,一种对整个社会法律价值的背离,这种背离必然就会导致某些个体或者团体,主动地区打破这种价值体系,试图去创造一种新的价值体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不同地区和国家经常报道的黑社会组织,这种组织就是以一种脱离法律价值体系的方式存在,并且有独立的一套规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环境因素,人所在的整个大环境,小环境,从出生开始就在影响着人对法律的认识,也影响着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很多人发生犯罪行为,很大一部分影响,就是身边环境的影响。因此,一个好的环境对人的成长发展,还有长期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这大概就是孟母三迁的原因了吧。

单纯从理论上去讲人们为什么要遵守法律,那就是为了保护个人的价值。要是从更加具体的事情或者行为上去分析,更需要关注的是人的心理,人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心理的活动来反应的。这里推荐可以阅读《路西法效应》和《犯罪心理学》。

如果你也喜欢读书分享,交流讨论,可以在公众号平台,通过搜索流光微言加入我们,感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