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类蔬菜在我国蔬菜栽培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栽培面积广、育苗移栽率高的绿叶类蔬菜主要有芹菜、叶用莴苣(生菜)、蕹菜(空心菜)、落葵(木耳菜)等,今天咱们就以这4种蔬菜为例,为大家介绍绿叶类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苗期环境管理及如何防控幼苗徒长。

一、品种选择

芹菜分为水芹、旱芹、根芹、香芹、鸭儿芹,其中水芹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区域种植,旱芹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旱芹又可分为中国芹菜和西芹两种类型,中国芹菜别名本芹,叶片细长,香气较浓,较耐热;西芹叶柄肥厚,多为实心。目前我国大面积种植的芹菜类型多为西芹。

叶用莴苣有散叶类型和结球类型,每种类型又因叶片颜色不同分为绿叶和紫叶。目前我国叶用莴苣生产以结球类型为主。

蕹菜有子蕹和藤蕹2种类型。落葵有红花落葵、白花落葵和广叶落葵3种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蕹菜(空心菜

选择适于栽培地土壤、气候条件的丰产优质品种。如:

芹菜可选择西雅图、达芬奇、法拉利、文图拉、皇后、芹杂147等;

叶用莴苣可选择大速生、波士顿奶油、罗马、哥斯拉、拳王201、KEX-1210、射手10、北生2号等;

蕹菜可选择泰国金斧、云霄柳叶白梗、台湾308纯白柳叶、吉安大叶蕹菜、赣蕹1号、赣蕹2号、阔叶空心菜等;

落葵可选择大叶木耳菜、红梗木耳菜、白花落葵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落葵(木耳菜)

二、种子处理

1、芹菜

芹菜种子形状不规则,难以实现精量播种。种皮革质化,有油腺,透水性差。休眠程度高,当年繁制的芹菜种子普遍存在生理休眠现象。种子萌发适宜温度为15~20℃,范围较窄。为了提高芹菜种子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常进行种子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芹菜种子

① 种子消毒

方法1:用5%次氯酸钠溶液浸种25分钟,或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分钟。

方法2:采用温汤浸种,可预防斑枯病。

方法3:将种子在25~30℃温水中浸泡2~3小时,再放入40%甲醛240倍液中浸泡15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后继续清水浸泡18~22小时,风干后即可播种。该方法可有效预防叶斑病。

② 种子引发

方法1:将精选后的芹菜种子浸泡于20%PEG-6000(聚乙二醇-6000)溶液中,搅拌均匀,15℃环境下静置24小时,用水反复冲洗干净后室温回干备播。

方法2:用10mg/L的GA3溶液浸泡12小时,0.1%H2O2消毒90秒,置于含有10mg/LGA3的MS培养基上,第6天即可萌发,第14天萌发率可达70%以上。

③ 种子丸粒化

通过丸粒化,可以将芹菜种子由不规则形变为球形,体积增大20倍左右,从而适应机械精量播种。

④ 复合处理

种子用清水漂洗后,在50℃温水中浸泡30分钟消毒,然后用250mg/L赤霉素溶液浸种24小时,白天温度20℃、夜间10℃,光照强度3000lx,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可达78.33%和94.33%。

2、叶用莴苣(生菜)

①低温处理:叶用莴苣种子高温季节(≥25℃)易出现热休眠。播种前先浸种24小时,期间更换浸种水并冲淋2~3次,然后用湿布包裹种子,置于冰箱冷藏室(0~5℃)2~3天,备播。

②种子引发:将精选后的种子浸泡在5%PEG-8000(聚乙二醇-8000)溶液中,搅拌均匀,20℃环境下静置16小时,捞出种子,清水冲洗5~6遍,风干备播。

③种子丸粒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蕹菜(空心菜)

蕹菜种子近圆形,种皮厚,坚硬,吸水较困难。除去杂质和劣种,选择籽粒饱满、大小均匀一致、种皮完好的种子,70℃热水烫种1分钟,然后用浓度为2‰的多菌灵溶液浸泡5分钟消毒,取出种子置入洁净容器中,用23~30℃温水浸泡20~24小时,期间每隔6~8小时换1次水。浸种后再淘洗3~4次,冲洗干净附在种皮表面的粘液,晾干备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落葵(木耳菜)

落葵的种子为球形,紫黑色,种皮厚而坚硬,吸水、透气困难,发芽率低,发芽时间长,出苗速度慢、整齐度差。

将种子放在清洁容器内,用40~45℃水浸泡0.5小时,然后在28~30℃的水中浸泡1~2天,待种子充分吸水后即可进行催芽。浸泡过程中要不断揉搓,搓洗干净后在25~30℃条件下保湿催芽。萌发时间需4~5天。

三、播种

1、播种期确定

确定适宜播种期。芹菜苗龄50~65天,叶用莴苣苗龄28~35天,蕹菜苗龄30~35天,落葵苗龄30~35天。

2、基质配制与装盘

通常以草炭、蛭石、珍珠岩、椰糠、废菇料等为原料混配育苗基质。混配时,肥料与基质混拌均匀后备用。基质pH值6.0~6.9为宜。

干基质有很强的疏水性,首次灌水长时间难以浇透。装盘前一定要通过喷水预湿基质,使基质相对含水量达到40%~50%。

无论人工或者机械填装,基质必须均匀覆盖穴盘上表面,尽可能使每个穴盘填装量、填装紧实度均匀一致。基质填装后,用刮板刮平,并确保穴盘孔穴隔段清晰可见。

3、播种

芹菜种子千粒重0.3~0.4g,叶用莴苣种子千粒重0.8~1.2g,蕹菜种子千粒重32~37g,落葵种子千粒重25g左右。

播种前应测试种子出苗率,根据出苗率、种植面积科学确定播种量,包括播种穴盘数和单穴播种粒数。种子出苗率高于85%,建议单穴单粒播种,以省去后期移苗和间苗用时用工量;种子出苗率70%~85%,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单粒播种(后期需要补种或拼盘),或者单穴双粒播种(后期需要间苗)。

芹菜通常采用128孔或200孔穴盘育苗,播种深度0.5cm左右,丸粒化种子外层包裹有惰性物质等,尤忌播种过深。

叶用莴苣、蕹菜宜选用105孔或128孔穴盘,落葵宜选用72孔或98孔穴盘。叶用莴苣播种深度0.5cm左右,蕹菜和落葵播种深度0.8~1.0cm。

根据批次播种量选择人工播种、半自动播种机和精量播种流水线等播种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苗期管理

1、温度管理

坚持“双变温”温度管理,即:①因昼夜变温。保持“昼高夜低”,形成5~8℃的昼夜温差;②因生长发育阶段变温。出苗前适度高温,促进种子萌发和出苗;出苗后,子叶和胚轴伸长期适度低温,防止徒长;真叶生长期维持适宜温度,保证幼苗匀速健壮生长;炼苗期根据定植环境温度进行高温或低温管理,以提高幼苗的适应性。

2、光照管理

一些芹菜、叶用莴苣品种的种子萌发属于典型需光型,给予适当的光照可促进种子萌发。播种不宜过深,覆盖不宜过厚,出苗前给予3000lx左右光照,可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出苗整齐度。

落葵子叶宽厚,相对能耐较高光照强度,芹菜、叶用莴苣、蕹菜子叶弱小,出苗初始阶段遭遇强光易被灼伤和萎蔫,为此应在晴天10:00—15:00的强光时段进行遮阴,避免强光直射。

随着子叶伸展、下胚轴伸长和幼苗快速生长,逐步增强光照强度和延长光照时间,如光照时间保持8~10小时,光照强度20000~25000lx,能够促进幼苗光合作用,抑制徒长。

3、湿度管理

播种后,首次灌水应使基质达到饱和吸水状态。出苗后,尽可能使基质相对湿度长时间维持在55%~60%,防止幼苗徒长。

丸粒化种子吸水后包壳散裂在种子周围,基质含水量不足时容易争夺种子萌发所需水分,因此,丸粒化种子出苗期应使基质相对含水量比裸种高10%左右。

4、养分管理

与瓜类、茄果类蔬菜相比,绿叶类蔬菜幼苗对养分的需求量也较小。注意氮肥不宜过多,氮肥过多、温度过高时容易形成叶柄细长、叶片薄的徒长苗。另外,根据幼苗长势,可以适当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5、病虫害防治

绿叶类蔬菜病虫害主要有叶斑病、霜霉病、灰霉病、褐斑病、软腐病、枯萎病、根结线虫、蚜虫、白粉虱、斑潜蝇、斜纹夜蛾、棉铃虫等。

①从源头做好种子、育苗基质、操作器具、育苗环境等消毒处理。②创造最适宜幼苗生长的环境,促进幼苗健壮生长,提高幼苗自身抗性。③选用接种植物促生菌的功能性育苗基质,改善幼苗根际微生态,防止病原菌繁殖和蔓延。④通过防虫网、黄板、蓝板、硫磺熏蒸器等防虫。⑤及时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五、核心技术

1、防控徒长

相对于落葵,芹菜、叶用莴苣、蕹菜幼苗生长期遇高温、高湿(特别是基质湿度)、高氮肥(特别是铵态氮),极易造成幼苗徒长,表现为下胚轴和叶柄过度伸长,叶片变薄,叶色淡绿,易萎蔫和诱发病害,不易于机械化移栽,因此,防控徒长是绿叶类蔬菜培育壮苗的关键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用莴苣(生菜)徒长苗

防控措施:①合理调控空气温度、基质湿度和光照强度。切忌高温、高湿、弱光“三因子”长时间同时存在,确保幼苗匀速生长。②降低施肥强度和频度。施肥量不宜过高,保证肥料溶液EC值≤1.0mS·cm-1,选择硝态氮为主的氮肥。③苗期修剪。采用物理方法抑制或消除徒长的叶片。④施用生长抑制剂。苗期叶面喷施壮苗1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课题组研发)1000~1500倍液。

2、平茬

即苗期修剪。绿叶类蔬菜集约化育苗通常不分苗,高密度条件下极易造成幼苗瘦弱、根系不发达。采用平茬的方法,水平剪除茂密、拥挤的叶片梢部,延缓叶片生长速度,促进根系发育。

芹菜和叶用莴苣幼苗6~10cm高时,用剪刀或机械剪去幼苗梢部叶片,保留基质上方2~3cm幼苗生长点、心叶和外叶基部(图4)。整个育苗期间可以进行1~2次平茬。平茬可能会增加苗龄,需要提前播种,准确把握育苗时间

来源:《中国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