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节选于《周易经传新解》(ISBN:978-7-5169-1689-6),再版稿。较一版有删改。
【原文】略
【注释】略
【释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颐说“谦者,人之至德”。

人性中最高级的品德是谦逊。自始至终地保持谦逊之德,必能万事亨通、无往不利。不管天道、地道、人道还是魑魅鬼神,都不约而同地制约自满而增益谦逊。

人们常说缺什么炫耀什么。自卑浮躁的人不容易保持谦逊的心态。“洗耳尚逢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儿怜”。谦的要义在于,人若尊于(强于)我,我不掩人之善,反而光大其善;人若卑于(弱于)我,我不以高凌人,反而平等互惠,谦逊以待(谦尊而光)。

“卑而不可逾”,意思是谦逊的人们躬卑谦和,在庸人的眼里他像似低人一等。但清醒、明智的人会觉得他们的品格高山仰止、不可逾越。

司马迁笔大如椽指点王侯、纵横千年,是何等的英武明睿高山仰止。然而在《史记》书成之际,修书报任安的时候他仍能开篇称自己为“牛马走”,且全文自谦称“仆”。这非但没有影响了他的光辉形象,反而更能彰显其伟大和自信。

无独有偶。200多年前,已经在法兰克福卓有成就的借贷商人罗斯柴尔德给卡塞尔城邦的统治者、黑森•威廉爵士写下的那份商业请愿信,也说明了古今中外任何真正的优秀人才都不会缺乏谦逊的美德——
“最最仁慈宽厚的伯爵,最最出色的王子殿下和主教阁下:
您是这样的宽厚仁慈,因此愿您屈尊许诺小人……
(此处略去正文)
尊贵的殿下,我怀着希望,能得到您同意,并致以深深的敬意,让我躲在陛下您的庇护之下。
我最最仁慈的王子和主教!
您最最忠诚的仆人:梅耶·阿姆斯洛·罗斯柴尔德 敬上
1805年4月21日”

初六:谦而又谦,谦逊而不卑微。可以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障碍,达到预定的目标。谦而不卑,在于柔韧自信的涵养。

春秋时期,晏婴是齐国的丞相。他的车夫“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其妻偶尔从门缝里看到了自己男人的这副做派,感觉非常的耻辱。于是等他回到家就提出了离婚:“人家晏子是齐国名显诸侯的丞相,虽身高不到六尺,却能志念深沉、谦卑礼让。而你呢?身高八尺为人驾车虽然不是什么丢人的差使,可你还那样志得意满、得意洋洋的招摇过市。真替你丢人!”

车夫大为惭愧,开始“自抑损”。从此工作的时候突然变得非常的谦巽谨慎。晏子感到奇怪,问他搞什么幺蛾子。他把自己妻子的话如实相告。晏子听了很满意,向齐王推荐了他。于是齐王册封车夫为“大夫”,从“司机室”调到了“行政岗”。

六二:谦虚的美名远扬四方,柔和中正的品德获得大家的信任(鸣谦,贞吉)。这样的品行名声属于本色外露,不是做作的表演。

相反,那些初心不善、动机不纯的“谦美”表演就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比如前几年有个靠建筑拆除起家的“首善”就喜欢唱高调。把自己打扮的像个活雷锋、用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方式捐赠大捆的现钞。也算是风光了一时,获得了一些粉丝和赞誉。但时间久了,也就露出了狐狸尾巴:冰桶作假、诈捐、破产等等一地鸡毛。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料。

九三:勤奋有功劳而且又能自始至终保持谦逊美德的人确实少之又少。即使有功劳也不夸耀,收获成功的果实也不独自享用。于是他的言行必能获得近至身边、远到天下的人们的普遍信服(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刚阳当位,强健而谦逊。对上不辜负领导长辈的信任;对下能获得大家的追随支持。在“谦”的语境里,这属于刚健有为却无震主之威。面对柔弱老板可以夔夔谦恭有敬畏之心。不是有德君子,不可能会有如此觉悟!战国时期那个曾经写下《报燕王书》的乐毅,就有这个境界。而电视剧《雍正王朝》所刻画的年羹尧则是鲜明的反例。

六四:谦恭敬畏上面的柔和领导(六五),卑巽礼让下面强健立功的诸侯(九三)。保持庄重的品格,宣扬谦逊的美德,一定能得到来自上下的呼应和支持。

伴君如伴虎。踏实勤恳的处于本当畏惧的位置。虽处于贤臣之上,但只要不违反低调谦逊的原则,就可以得心应手、无所不利。

六五:君临天下、富有四海,又能以谦顺之德接济众人(不富,以其邻)。这样必然会天下归心,获得民众的拥护。

为君之道,当恩威并济。一味的谦和必然也会招致小人的投机钻营和蛮夷外邦的觊觎侵夺。所以谦顺政策持之以恒的同时,还需要辅以征讨不义的威慑(利用侵伐)。如此治理,必然会无往不利。

上六:谦卑的性格逊顺柔和到了极致,以至于广为人知(鸣谦)。如果被这样虚无缥缈的荣誉、名声等虚无的头衔束缚了手脚,处理事务就会显现出扭捏无能的样貌(志未得也)。使得他本来具有的身份禀性不能得到彰显。给人以百无一用、名不副实的猜疑。

这时候就应该从内心树立刚武的志向,营建因过于谦逊而逐步退化的强勇(可用行师,征邑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