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就是知底线、守底线;《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记载的公孙仪嗜鱼但拒鱼的故事,千百年来之所以被人们传为美谈,就是因为他能够清醒认识个人好恶与事业兴衰成败之间的关系,始终做到管住小节,抵御诱惑,慎其所好。公孙仪的拒贿价值观,即今天反腐倡廉所强调的“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具有系统性、功能性,着眼于整体目标和全局利益的实现。我们坚持底线思维,防控各种风险,最重要的是防控有可能迟滞、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系统性风险。不仅要注意补齐短板、提升功能,而且要注意堵塞漏洞、防范风险;不仅要防范系统本身运行中的矛盾、问题和风险,而且要防范外部环境给系统带来的风险;不仅要认清国内形势,而且要把握国际形势,在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互动中趋利避害、防控风险,更好地发展自己。

底线思维具有目的性、价值性,以实现和维护一定利益和价值为旨归。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坚持底线思维的总体价值目标。这一总体价值目标,是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方面建设来体现和实现的。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和美好生活,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我们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取向。任何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风险都要坚决防范化解。在这个问题上绝不能有丝毫动摇、犹豫和彷徨。

底线思维具有预见性、前瞻性,着眼于防患未然、化危为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预先看到前途和趋向,及时察知萌芽中的危险,事先做好计划准备,才能驾驭事物发展进程,减少风险、化解危机。底线思维具有未来导向,但在特定情境下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未来之事有许多是难以预知的,随时都可能出现偶然的、意外的事件。这就要求我们常存戒慎之心,绝不能盲目乐观。对于要实现的伟大目标要作深谋远虑的思考,以寻求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之策。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坚持底线思维,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必须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必须不断增强能力素质,必须坚守清正廉洁的从政底线。努力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增强大局意识,常怀忧患之心,弘扬斗争精神,坚定战略意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遇到风险挑战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既充分利用既有的条件,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以争取最好的结果、赢得最大的胜利。(辛集市检察院 王绍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