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我曾经聊过一个话题,我说人与人之间是没法平等的,因为信息不对称。

一直以来都有人问我,如何才能让信息对称。

他们把信息不对称理解成纯粹来自外部的力量了。我和张三是一样的,之所以我付出的多,得到的少,是因为外部的力量,比如信息,偏向张三。

其实昨天大号记忆承载解读风险偏好的时候,我就在企图扭转这种看法。

我实际上想告诉你的是,你和张三之间,可能本来就不一样。

即便把一模一样的信息,一模一样的字,一模一样的组合摆在你和张三面前,解读出来的内容,还是不一样的。

我曾经解读过新三国里面一个片段,刘备白帝城托孤。

电视剧里这一集刘备一共见了三个人。

第一个见的是李严,台词有四句话。

第一句话告诉李严,你是益州势力集团的代表人物,要和荆州势力集团的代表人物诸葛亮搞好关系。

第二句话告诉李严,我死之后,你不要再和诸葛亮作对,你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第三句话告诉李严,你被封为太子太傅。

第四句话告诉李严,你要好好辅佐诸葛亮,共襄大业。

然后就静静地等李严回话。

结果李严回了一句很有意思,他说:“臣一定与诸葛亮共同辅佐太子,.....”

然后刘备就放心了,让他出去唤刘禅进来。

这番对话里面刘备句句有所指。

他先告诉李严,他是益州集团代表,要和荆州集团代表诸葛亮搞好关系,两个人心不齐,就不可能抵御曹魏和孙权,同时明确指出李严根本不是诸葛亮对手,不要起争竞之心,摆正二把手的位置。并加封李严做太子的老师,使政治势力平衡,不至于诸葛亮一家独大。

但你注意哦,刘备台词里并没有明示李严辅佐太子,他说的是辅佐诸葛亮。

但台词到了李严嘴里就变了。

他没有明着回答刘备说他愿意辅佐诸葛亮,而是加了一句。他愿意与诸葛亮共同辅佐太子。

这句话说明李严是个明白人,也知道自己的作用,也听得进去刘备的劝告,明确表态自己愿意成为朝中牵制诸葛亮的政治势力,以及益州集团愿意竖起刘禅这个政治符号。

这就是刘备等着听的话,听完他就知道李严是个明白人。于是让他出去唤第二个人也就是阿斗进来。

刘备直接告诉刘禅,我要走了。你敢不敢坐这个位置?

刘禅演得很好,他的台词就是:“儿臣从没有想过这件事,儿臣只愿意一辈子做儿臣。”

这时候刘备床边的灯灭了,阿斗吃惊地问:“父皇的灯灭了。”

刘备看着他,紧跟着问:“是啊,灯灭了,你该怎么办?”

刘禅继续回答:“我等父皇告诉我怎么办。”

这场戏非常有意思。刘禅作为长子,太子。天生的处境是尴尬的。他不能表现得急于上位。

否则就会让刘备不安。

这一点刘备不明白么?当然明白。所以刘备内心深处出于这种考虑,他还有一丝疑虑,阿斗平日里是出于必要性在演傻,而不是真傻。

所以指出:现在事态已经变了,我要走了,你不需要演了,说实话吧。有没有信心?

但是看到阿斗此时此刻的表现他就知道了,这哥们是真傻。

于是他让阿斗唤诸葛亮进来。

诸葛亮进来后,刘备直接告诉他:“阿斗可辅则辅,不可,君可自立为成都之主。”

诸葛亮先表现出惶恐,说:“不敢。”

刘备说:“我是真心的。”

诸葛亮说:“你再说我就要死节了。”

刘备说:“那让阿斗拜你当爹吧,以后他视你如君如父。”

诸葛亮说:“不敢。”

刘备说:“你得让我安心。”

诸葛亮方才同意。

这第三幕最有意思。

诸葛亮第一次为啥不给理由,而是先表示自己惶恐?

道理很简单。他不能让刘备觉得自己曾经想过这个话题,所以必须表现出惊慌,这个惊慌,是神来之笔。

刘备和诸葛亮认识太多年了,大当家和二当家还不熟么。他第二句的意思就是说,别装惊慌了,你我还不知道,咱俩谁跟谁,我诚心让位给你,你给我个实诚话吧。

诸葛亮此刻的回答绝妙极了。他没有告诉刘备自己一定要忠于汉室所以不可以当皇帝;也没有告诉刘备自己没有野心;更没有告诉刘备自己对知遇之恩感念深重。

而是用了两个字:死节。

这俩字的意思很清楚。节就是节操。

他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这辈子要追求的。有的人追求权,有的人追求利,有的人追求名。

他追求的是名节。

所谓名节有两层,一则被天下人知晓,二则被天下人钦佩。

这番话说出来,有两层意思。

第一是告诉刘备,篡位,不是我想要的。所谓狼吃肉,羊吃草,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第二也是告诉刘备,我对名节的诉求告诉你了,你该怎么安排,你懂得。

刘备果然是人精,很懂。

他马上就让刘禅管诸葛亮叫爹。这意思也有两层。

第一层,是回复诸葛亮的要求,你要名,给你了,皇帝他爹,相父,亚父。

第二层,是为了保全阿斗。你只要始终最高礼遇的尊重他,他就没有借口杀你,他一旦杀你,他就失去了名节。

你诸葛亮不是要名节么?我给你最高礼遇。相父。你拿走了最大的权,拿走了最高的名。如果你再篡位,那天下人都会耻笑你。

因为真的待你不薄,已经顶天的信任了,你做好鞠躬尽瘁的准备吧。

从此诸葛亮也不说啥,磕头,刘备闭眼,这一幕戏演完了。

这一集拍得很好,编剧,导演,演员,都理解,演绎得非常到位。

这就是三个明白人的对话,李严,刘备,诸葛亮。明白人对明白人,一句废话都没有,句句打中要害。

你知道别人到底要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该回答什么,而且每句话都是严丝合缝的。

你注意,这并不是历史上的对话记录,这仅仅是编剧导演们根据自己对史料的理解,排练的一出戏。

你知道我想表达的意思,这仅仅代表了小编的水平。

但是戏排得很好,每句话都有所指,对话也体现出了每个人物该有的水平。

你比如李严,能听懂别人说了什么,也能听懂别人没说什么。所以对话才能够恰如其分。

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确在于信息不对称。可是这个信息并不是别人把信息给你嚼烂到让你能够听懂了为止,不是的。

信息经常是以复杂的对话形式出现的,就像张三丰当着群雄的面教张无忌太极拳,也不会泄露。

因为虽然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来源于信息不对称,可是最大的不平等,或者说,造成这种不平等的原因,往往在于人本身。

人解读信息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有一秒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也有一辈子都看不透事物本质的。听话听音,有的人就是听不出来。

人本身就是天差地别的,这个天堑本身就横在那里,谁也不可能无视。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