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来,江门“粽子婆婆”黄丽红坚持用柴火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裹粽子。她希望能够把这种有百年历史的侨乡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下来。

“我是在1969年至1971年参加新会崖门围垦造田的时候学会包粽子的”,黄丽红说:“那可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啊,当时我还不满20岁,负责煮饭,那时候生活不像现在这样丰富,就包一些冲菜、碎萝卜干馅料的粽子。而且粽叶是不能丢掉的,要洗净,晾干,放起来,来年还可以再用。”

“他们用锄头、扁担和漂泥板等极为原始的工具,围堤筑坝。陷在齐腰深的淤泥里,人们用双手,一层稀泥一层树枝,把海滩上的堤坝垒起来。″

新会银湖湾前身是新会围垦。1969年以前,这里一片滩涂,蛇行鼠走,满目荒凉,甚至被当地人称为“鬼咒角”。1969年6月,为加快新会农业发展步伐,增加耕地面积,当时的新会县政府决定在这里实施围海造田,向荒滩要粮食。同年11月成立围垦指挥部,开始组织实施围填海工程。总规划是10万亩,计划分四级实施,其中第一、第二级造田1.4万亩,第三级造田5万亩,第四级造田3.6万亩。当时,10多位从县“五·七”干校抽调来的干部,借用崖南水利会旧址的一间平房,挂起了牌子。牌子挂起来之后,他们便辟地搭寮,作为自己的栖身之所。

1969年12月,崖西、双水、罗坑三个公社的民兵进驻。1971年,全县20个公社4000多名民兵,在县委的一声令下,进军围垦。他们住的是拥挤、矮小和破烂的茅棚,蚊子、沙虱又多,吃的也是咸鱼腌菜。新会2001年编制的《造地人》一书中,有文章是这么描写当时的自然环境:海边蚊子特别多特别饿,附在人身上拼命咬,一咬一个红疙瘩,又痒又疼,一手拍下去满是血;太阳落山后,是一群一群的大蚊子,驱之不去……还有沙虱,不分昼夜,难以躲避……”

更为艰苦的是施工劳动,由于当时没有先进的工具,只能靠锄头、扁担、铁锤、滑泥板、小渔船等原始工具用极其原始的方式进行抛石填沙筑坝。他们陷在齐腰深的淤泥里,用双手,一层稀泥一层树枝,把海滩上的堤坝垒起来。但刚垒好,又陷下去或被潮水冲走,他们不得不一次次重来。就是这样,以人海战术的“人肉”式开荒,战天斗地,硬是将沧海变成了良田。

“当年我们坐着简陋的木船至崖南码头,徒步围垦滩涂,用双手填出脚下一寸寸土地的画面还历历在目,如今再踏足已是沧海桑田。″黄丽红感慨地说。

这是几代“围垦人”战天斗地、团结拼搏的结晶。与潮水抢时间赛跑谈何容易?这是几代“围垦人”敢于担当、勇立潮头、奔竞不息的体现。新会“围垦人”凭着时代特有的一股拼劲,“人与海水争时间抢速度”“踏平崖海千重浪,誓将荒滩变良田”“勇立潮头,敢叫沧海换桑田”……坚持30年围海造田,开垦出10万多亩土地。如今的围垦大地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银湖湾实现快速发展,高端产业园、高等学院、大型文旅等项目纷至沓来。

这里有很大一部分依然归功于几十年来的艰苦围垦,正是那些混着泥水与艰辛的记忆,为围垦的未来腾飞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