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大赛》进入淘汰赛,没闻出「有你没我」的火药味,反倒是多了一幕幕英雄相惜的动人场景。

今天,咱们聊土豆吕严这对儿活宝的新作。

他们这期创排的主题是「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坦白说,当转场字卡打出「进化论」的剧名时,十有八九已经稳了——

提到学习,首先想到的是鸡娃、是高考、是改变命运,以及被这个字眼绑架的现代人做出的种种过激行为。

但创作者偏偏剑走偏锋,抛开世俗对学习的定义,讲述了猩猩向智人的进化过程,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这本身需要宏观的视角和社会的深度体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凭这清新脱俗的立意,就算对手演出朵花,胖达人已经赢了。

果不其然,评委会5星全亮,以11900创下节目新高。即便早已为「老师好」站队的舒淇,最后也将票投给了《进化论》。

当我们尝试着将剧本解构,作品更深层的意味和讽刺将水落石出,与《大本钟》一样,它同样不是止步于哈哈一乐的喜剧小品。

再次声明,以下文字皆为一个观众的过度解读,如果你认为很扯,或觉得创作者压根没这么想,那就是你对。

1、人类学习的终极目的是进化

能将“人类学习”的话题推演出“物种进化”的剧本,创作者抛出了一个底层概念——

人类学习的终极目的,就是进化。

这里当然是以上帝视角把人类当做客体来看。

仔细想来,当我们以类别被划分为某一物种来看,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从钢铁精度到纳米科技,从半导体到生物制药,从DNA研究到基因编辑...这一切学科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认识和改变世界,越精密的大脑,就越能处理更复杂的信息,我们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锻炼大脑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逐渐强大的过程,便是人类进化的过程。

从小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猩猩通过学习,产生了对自由的渴望、对交流的重视、对裸体的羞耻、搭人梯逃生的逻辑思维。

从猩猩到“智猩”的质变,就是学习后进化的后果。

这让人想起了《黑客帝国》中矩阵将人类囚禁在营养液中,不杀戮、不剥削,脖子后开一个脑机接口,其目的,便是为了掠夺人类的进化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进化加速度

土豆饰演的猩猩A,被苹果砸到脑袋后,突然“开了脑洞”,在极短的时间里吸收了古今中外的科学艺术知识;而吕严饰演的猩猩B,智力则停滞在现有阶段。

这样的设定,一来增强喜剧效果,一个智人和未开化的动物之间的落差便是笑点;

更重要的一点,猩猩A突变式的进化,也隐喻了进入信息社会后,人类的进化加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人类发展水平,可将人类文明发展为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四个阶段。

估算,农耕文明从一万年前至工业革命,而工业文明,则第一工业革命的时间则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从工业文明进入信息时代,则仅用了几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次技术革命带来的人类文明更迭间隔越来越短,气候、地质、病毒、战争等外在因素的存在,则迫使着人类加速度进化。

小品中的猩猩A,不难看出是现代人类的隐喻。

尽管人类存在于地球的时间犹如一瞬,但这只时间的箭头如今蓄积满满的能量向前狂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进化的终极形态

随着剧情的深入,猩猩A不断被苹果砸到脑袋,知识犹如一道带着彩条的光柱灌进了它的脑壳。

然而,猩猩A的逃跑欲望却不再那么强烈,它将这一切咀嚼消化后,开始思考极其抽象的哲学命题,并逐渐显现出一种虚无、涣散、癫狂的状态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刻,我们想到了牛顿。

当牛顿发现穷尽一切学科都无法解答某个问题后,转身投向了神学。

就像《三体:死神永生》开篇,那位伊斯坦布尔的女魔法师,一个触摸到高维度文明碎块又返回低维度空间的个体,狭窄、别扭,是最直观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克贝松在《超体》中,曾预言人类进化的终极状态,是一只承载思维数据的优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畅销书《人类简史》,作者大胆地提出,随着人类在生物工程、仿生工程、无机生命三种科技途径上跋涉,人类能够在基因层面操作任何物种,把某个物种的特征移植到另一个物种,把某个生命体无限复制克隆,能够利用无机物改造有机生命体。

至此,人类已然成神,已经成为神话传说中的上帝、女娲,成为世间万物的主宰。

进化的终极形态,到底是一串数据还是一尊新神,我们只能推测;但可以肯定的是,彼时古早人类思想中落后的情绪基因,将在进化中被彻底淘汰。

放在这里,土豆深沉而迷茫的表演,是准确的。

它让人想起了灭霸对钢铁侠的那句评价:你受到了知识的诅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喜剧效果的呈现,创作者特意及时刹车,停止了对“神性”的探讨,以“饲养员听不懂猩猩说话”强行让故事回到了喜剧轨道,很显然,这样的设定并不符合故事的底层逻辑:高阶文明向低阶文明传递信息,又怎么可能会被某种语言所阻隔呢?登上火箭飞向月球,又怎么可能是物种进化的物理终点呢?

诚然,《进化论》有着种种不完美,但创作者却用行动和作品向所有人证明,谁说喜剧就一定要挠人咯吱窝?在这个时代,依然有人努力用轻松诙谐的容器,去承载深邃而宏大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