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浮华。从着装风格,看画作风格,就不难理解其豪迈的画风,其纯正的格调。艺术总是个性的,艺术家也总是个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观测画家生活的时代,背景,作画方法等,也只是其中的几个视角,识不全“远近高低各不/”的“庐山”。抱着欣赏、享受的态度,看从庐山脚下走来、在天涯海角停留的陈桂香以及她的画作,我们看到了老人、小孩,看到了山海云天,看到了花草树木,陈桂香把她眼里看到的人与物,以及这个世界,投射到了画纸上,再投射到我们眼里。两次“投射”,可以说无声无息,也可以说千言万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风豪迈,格调纯正,只能说是陈桂香艺术风格的重要特点,而非全貌。整体而言,陈桂香的作品,最大的观感是“实在”,笔触扎入的是生活。因为有着一份挚诚的爱,所以,陈桂香赋予老者以沧桑,姑娘以圆润,小孩以明亮;赋予鲜花以瑰丽,大海以辽阔;赋予北方以粗矿,南方以灵秀……她写实,总是能精准捕捉到眼角、嘴角的细微之处。于是,眼神和表情,灵动而传神,总能撕云裂帛,直指人心;她写生,石头与石头的缝隙,浪花与浪花的“花纹”,也不会放过,于是,世间万物,有了澎湃的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艺术始终是艺术,艺术家始终是艺术家,不能简单以性格来界定画风,陈桂香的作品,继承了传统,携带着一丝古典美,但也有印象派、表现派乃至装饰性壁画嵌入的成色,古今中外的绘画技法,因为在心中融为一炉,在画纸上不断组合,变幻万千。做人可以实在,艺术的法则里,却从来不拒绝“离经叛道”,求变,创新,水远激荡着陈桂香那颗火热的心。在色彩运用上,我们既可以看到冷色调的“排比”运用,一气呵成,厚重而饱满;也可以看到冷暖色调的“混搭”效果,对比强烈,极富跳跃感,视觉冲击上给人以深深震撼。总而言之,就陈桂香个人的艺术成就,无不归结于传承与发展,靠着这一推力,由美生爱,由爱生美,生生不息,蔚为大观。艺术原本崇高,在喧嚣的物欲里,人们更需要精神的抚慰;在面具的疲惫下,人们更需要真实的对话;还好,这世界有艺术。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加注了文明永续的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桂香,海南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海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女画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东京艺术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53年出生于江西德安,1974年考入中央美院,为中央美院1964年文革停止招生后第一届学生。师从姚志华、卢沉、王同仁、周思聪等先生,同时亲聆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刘凌仓、吴作人等一代名师教诲。其国画作品深受李可染画风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