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但“反催收”、“代理维权”等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仍频发。他们有的打着“法律咨询”的幌子提供“债务优化”,有的自称官方客服可以进行征信修复。消费者一旦被骗,不但可能会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个人征信,甚至会让他们背上“老赖”的骂名。这类非法产业的存在,不仅挤占了消费者正常投诉、维权的渠道,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还会造成债务人个人信息被非法盗用、金钱损失等不良影响。为此,银保监、各地金融监管局及相关执法部门多次发布“反催收”、“代理维权”等黑灰产业的风险提示,对消费者进行金融知识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金融监管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就在不断加大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并不断建章立制。今年4月,央行印发《关于开展“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工作的通知》,并要求2022年3月中旬至6月下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此项工作。

通知明确表示打击“征信修复”违法行为刻不容缓,对发现涉嫌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要重点打击,并及时移交并配合公安机关严肃查处,对涉嫌非法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坚决予以取缔。在央行统一部署下,各地对非法代理的维权和打击都在有序进行中。

为进一步打击“反催收”、“代理维权”等非法行为,8月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投诉问题整治的通知》,再次聚焦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要求相关部门严肃查处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征信异议投诉咨询、代理”为名行骗,严重扰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局的不法分子,以严格打击非法代理黑产。

这次通知可以看作是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新要求和新问题进行的补充与拓展,通知着重要求压紧、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加强消费者教育和风险提示、严厉打击非法代理黑产以及落实属地监管责任。这些举措无疑是对“反催收”“征信修复”等黑产开出的一剂多措并举、综合整治的猛药。

2022年9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通过更是为“反催收”等黑灰产业戴上了法律的“紧箍咒”,据悉,该法将于今年12月1日开始施行。总体来看,其落地不仅是对法律体系的日臻完善,也将会严格打击那些网络诈骗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

不只是执法部门,不少从业机构也在果断回击“反催收”、“代理维权”等非法黑灰产业,积极维护消费者权益。作为中国航旅金融科技领导者,信飞科技用多维度的科技服务切实担负起“科技让信任更简单”的使命,将安全基因植入服务工作全流程建设,并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贯穿到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其首创自研的灯塔智能风控系统即可实现获客、贷前、贷中、贷后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抵御各个环节的欺诈攻击,确保用户及机构资产安全。该系统上线运行至今,已累计拦截潜在新型风险人群超100万,日均挽回损失以千万计。

除精细化运营管理之外,信飞科技还注重加强对员工消保培训,强化全员的消保意识,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及能力。同时,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加强对消费者风险意识教育,以不断增强消费者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维护公平、公正、健康的市场环境,不仅需要消费者学会辨别相关非法机构和行为,也需要从业机构对消费者尽到相应的责任。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任重道远,信飞科技将继续坚持“用户至上”的价值观,以实际行动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