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4月,豫湘桂会战首先在河南打响。

日方投入5个师团又3个旅、1个飞行团,总计14.8万人进入战场,司令官为冈村宁次。

中国方面参战的则有8个集团军、1个兵团,共17个军约40万人,司令官为蒋鼎文,坐镇洛阳;汤恩伯任副总司令,驻扎在叶县。

蒋鼎文乃是国民党元老,一向对汤恩伯颐指气使。汤恩伯呢,咬人的狗不露齿,阴奉阳违是拿手好戏。

两个指挥官的貌合神离,注定了这场战役的走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程无须赘述,自4月18日至5月25日,40万国民党军队被15万日军全线击溃,丢盔卸甲,狼狈逃窜。

散兵游勇遍布在河南大地上。

这些兵痞纪律极差,有些士兵在逃跑途中公然闯进民宅,翻箱倒柜大肆抢掠粮食和猪牛羊乃至银元等财物,给沿途的老百姓带来了不啻于日军扫荡般的损失。

被激怒的中原老百姓,为了保全性命及财产,不得已地自发组织起来,拿起锄头、锹镐,攻打国民党败军。

国民党败军虽然武装在身,奈何败将不可言勇,根本无心抵抗,许多营团都乖乖地缴了枪。

亲历此景的一名国民党军官慨叹道:“国军民心失落若此,焉能不败?”

多少年之后,在已经富庶起来的中原大地上,又有一支“逃兵”的队伍出现在视线之内。

“逃兵”只是个比喻。

他们其实不是士兵,只是从郑州逃离出来的打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背着行囊、拖着箱子,或结伴、或独行,走在车流不息的高速路上、走在北国深秋入夜的寒风中。

他们步履蹒跚;

他们面容坚定。

他们,都奔着家的方向,缓慢但是不停息地走着。

和几十年前的国民党败军不同,这些人,很自觉地维护着底线和规则。

他们不扰乱沿途的秩序,不主动寻求帮助,也不和他人近距离接触。

因为那么做了,会给别人带来他们也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大的风险。

他们饿、他们渴、他们狼狈着、疲惫着、劳累着。

作为旁观者或者许多年后对这件事情的解读者,我们可以口吻轻松地谈论起所谓人性、所谓规则、所谓契约精神、所谓谣言的破坏性……

但是,请不要忘了,在路上承受苦难的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他们,背离了家乡,在红尘中讨生活,却被迫放弃一切狼狈逃离。

好在,他们现在的这种狼狈与几十年前不同。

他们,不惊扰路人。

路人,也不惊扰他们。

他们只是悄悄地放上食物和水,以及自己的祝福:

一路平安,安全到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