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季度,市场震荡依旧,部分投资者风险偏好下行。继“固收+”之后,风险更低的短债基金迎来更多需求,各大基金公司积极布局。2022年基金中报显示,短债基金规模8365亿元,比去年末增长66%。一线固收大厂天弘基金近期将推出新品——天弘招利短债(A类016695;C类016696),10月31日至11月11日招商银行各网点及App,天弘基金App等渠道有售。

短债基金 闲钱理财进阶之选

资料显示,天弘招利短债定位为货币增强类短债基金,对标追求银行活期理财收益率水平,在兼顾基金流动性、合理控制净值回撤的同时,力求通过杠杆、久期优势获取比货币基金更高的收益。

事实上,短债基金可以说是“货币基金的进阶和补充”,也被认为是闲钱理财的进阶之选。与货币基金类似,短债基金有着中低风险、低波动的特征,但是在收益方面,根据法规,短债基金的组合期限可以更长、投资的债券评级要求更宽松、债券要求更高,因此短债基金对比货币基金的风险和收益空间更大。

据Wind统计,自2018年初至2021年底,中证短债指数年化收益率为3.36%,较同期货币基金指数高0.59%。相当于5万元资金买入中证短债指数,以每年365天计算,对比货币基金指数平均每天多出0.8元的收益。

当然,短债基金通过牺牲一定风险来争取更高的收益,因此波动会比货币基金稍大,不过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依旧属于可承受的范围内。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近一年中证短债指数遭受最大下跌后,仅用5个工作日恢复至原值。

此外,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比,短债基金因为每个交易日都可以买卖,而且一般1元起就可购买,因此在流动性与起购门槛方面,也都具有一定优势,可以作为家庭备用金的理财选择。同时,当市场行情不佳时,短债基金也可以作为阶段性降低风险暴露的工具。

一线固收大厂天弘基金再推新品

短债基金的业绩与固收实力紧密挂钩。据海通证券最新公布的《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超额收益排行榜》显示,天弘基金固收类基金业绩近2年、近5年,在14家固收大型公司中均排名第一。

具体到短债基金,天弘基金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拥有天弘弘择、天弘增利、天弘安利等多只产品,其中天弘安利短债表现尤为突出。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该基金自2020年11月成立以来收益率5.9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81%,跑赢同类短债基金5.40%的平均收益,更大幅超越货币基金3.40%的平均收益,同时从净值曲线来看,长期整体平稳向上,为投资者带来良好体验。

此次发行的天弘招利将采用天弘安利同策略。如净资产中80%以上资产为高等级、短久期的信用债和同业存单,流动性较好;收益性方面,相较于货币基金120%的杠杆上限,天弘招利杠杆比例更高,可达140%,且组合久期相对灵活,并且投资标的可以更丰富、限制相对较少,可覆盖债券票息更高的投资品种。

在控制回撤方面,天弘招利主投的资产为剩余期限不超过397天(含)的债券,因此,收益率的高低受债市波动的影响相对普通债券型基金较小。同时通过控制债券的仓位和久期,在收益率上行周期中保持低仓位短久期,控制回撤。

此外在费率方面,天弘招利也和天弘安利一样,管理费、托管费和销售服务费这些固定费用合计50bp,对比同类基金平均值61bp,更为低廉,并且持有7天及7天以上免赎回费。

天弘余额宝基金经理掌舵

天弘招利拟任基金经理为刘莹女士,她是中国科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拥有13年证券从业经验,基金经理年限超6年,目前管理有天弘余额宝、现金管家等货币基金,以及安利短债等债券基金。据Wind及天弘基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刘莹在管产品规模超85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丰富的货币基金管理背景,使刘莹注入更多“追求稳健”的战略定力,支持产品沿货币+思路进行运作,对资产流动性、稳健性要求严格。

展望未来债市,刘莹判断经济基本面上,宏观经济复苏压力较大。疫情使得消费复苏较弱;地产新房销量6月冲量后7-8月迅速回落;出口方面,周期性相关需求(耐用品/资本品)下滑,8月出口较7月大幅下滑。

政策方面,刘莹认为中长期来看,国内经济低波动叠加调结构为主,需要货币政策保持相对稳定;中短期来看,经济阶段性面临压力,稳增长诉求较强,预计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偏松,整体仍将维持宽货币+宽信用的组合。同时流动性方面,目前稳健偏松的货币政策下,预计流动性将保持宽松,有利于短期债券收益率的稳定。

此外,在机构行为方面,刘莹指出理财产品对于存单和信用债的净买入情况持续强劲;同时,今年以来短债基金规模也保持较快增长。总体来看,相关配置需求较强,能够对信用债形成较好支撑。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编辑: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