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密云下奢侈品市场反而“抗压”,在当下的业界算不得秘密。巨头们涨价的涨价,增长的增长,形势一片喜人。至于原因,大家一致分析认为是奢侈品主要依赖存量市场,这一群体消费力往往不受影响。

换句话说,奢侈品的主要消费者因不差钱,往往仍旧会在奢侈品消费上“一掷千金”。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就在前两天,又一家免税店——cdf海口国际免税城落户海口,庞大的体量创造了一个“全球之最”——全球最大单体免税店。这件海口大事毫无疑问,就正好证明了大牌奢侈品们当下的局面——市场还在进一步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里提到CDF,重点并不在此。众所周知,免税店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宜。省去关税、进口增值税、消费税等,免税店里至少比专柜便宜15%左右。CDF打造全球之最,既说明行业形势,也表明冲这份实惠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甚至这次得知CDF开业,不少外地人还专程去到海口扫货。“得知cdf海口国际免税城开业的消息,就立马改了行程,一定要去参加开业扫货”。成都人莎莎就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免税店,特点电商唯品会公布的数据,也证明购奢群体注重省钱。这一电商平台主打折扣零售,与大牌奢侈品们有着天然联系。今年唯品会还专门上线了奢品栏目,进一步聚焦国际奢品及国际一线大牌,实现了“大牌三折天天见”。

实惠之下,消费者热情同样得以激发。今年5月,唯品会一组数据显示,在该平台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中,90后与95后订单环比上月增长接近两成。还有最近双11前夕,平台举办的金秋送礼主题“奢品日”活动,主要聚焦国际奢品及国际一线大牌,整体销售额翻了3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到,无论是免税店还是唯品会,实惠对于购奢群体都释放了巨大吸引力。这说明,奢侈品消费群体尽管大多“不差钱”,消费力未受影响,但仍然注重性价比。

这在今天这个理性消费观念高度弘扬的时代,不得不说是很正确的做法。消费者追求品质生活,享受大牌带来的美好生活体验的同时,购入奢侈品的渠道,变得越来越理性、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