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打雷声震四方、闪电又转瞬即逝,把战斗机命名为“雷电”,大概都寄托了设计和使用者对飞机威力强大的美好愿望,在这一点上,作为二战敌对双方的日本和美国不约而同,美国有P-47“雷电”,日本也有个“雷电”,就是今天要聊的三菱J2M。两个雷电还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胖”。话说二战期间小本子的飞机总量比美英德苏要少得多,但型号却也不少,所以单型产量就只好更少,J2M总产量只有600架出头,这个总产量只及美苏很多飞机的零头,但在日本海航的战斗机里却也排上了第四。
日本“雷电”
用日本人的话说,J2M属于“局地战斗机”,研制代号就是“十四试局战”。墨林一开始没明白这个“局地”是个什么意思,后来看到英文资料里把这个归为“interceptor”,才明白指的是截击机。想来大概是执行“局部地区防空任务”的,那可不就是截击机么。既然是截击机,对性能上的要求和纯粹的战斗机还是有些不同,主要区别就在于强调高速度、高爬升率和强大火力这些方面, J2M也是着力在这些方面上下功夫,对航程什么的要求自然就低了。
轮胎好像没气了
J2M胖就胖在这里。当时三菱只有一款“火星”发动机的功率比较大,但这款发动机原来是用在轰炸机上的,直径比较大,为此机头也得跟着加粗,这一来无疑会增大迎面阻力、恶化气动性能,于是三菱把发动机尽量靠后安装,同时又尽量把发动机输出轴延长,由此获得了相对较小的机头截面积,保证了机身的流线外形,但机身也因此成了一个中间粗两头尖的纺缍形。不过1942年10月发动机刚开始装机测试就出现了剧烈振动,前后折腾近一年才把原因定位在发动机与螺旋桨出现的共振。因为发动机输出轴比较长,本身就存在振动的隐患,后来又发现螺旋桨和机体也可能出现共振,不过后来因为生产时间反正不长,所以这些问题解没解决倒也并不重要。
中间粗两头尖
除了振动以外,在测试期间还发现润滑油过热问题,为此只好加大润滑油散热器开口,但这样一来又使得座舱视野恶化,于是又加高座舱,但座舱加高以后,又得重新调整挡风玻璃和后机身形状——就这样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直到1943年9月,原型机才最终通过测试进行量产,这时候已经是到了J2M2,服役代号是雷电11型。J2M2于1944年2月开始服役,但没多久就发现发动机功率没有达到要求,但这时海军对新战机已经急不可耐,于是等不到发动机换装,只是对机体结构稍加改动就大量投产,这批被称为J2M3,也就是雷电21型,也是日本雷电系列里产量最多的子型号。
三五成群
三菱原本计划在1943年底停止零战产线,全力生产雷电、烈风这两款新式战机,但研发过程一波三折,到后期时间上又来不及,于是日本从台湾招揽了超过8000名十几岁中学生来到日本,在日本神奈川县高座郡的海军工厂里为日本制造战机,后来这批人在日本和台湾分别成立了“日本高座会”和“台湾高座会”,成了所谓“台日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
回到雷电本身,虽然存在一些问题来不及改进,但这时候美军B-29已经大量涌入,雷电的性能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之处,与同时期的紫电改相比也没有什么优势。日本海军负责新机审查的横须贺航空队对雷电和紫电改进行比较测试后,甚至认为紫电改能与美军战斗机相抗衡,而雷电如果单独执行任务则起不到什么作用,海军甚至一度准备停产雷电全力生产紫电改,但“好在”当时紫电改也因为发动机原因一直难当大任,由此雷电才得以少批量生产,主要配备一些重点地区的防空部队,也算不负了“局地战斗机”的大名。
被美军缴了
当然雷电也并非一无是处,标配的4门20毫米航炮,加上最大740千米的俯冲时速,在对抗B-29时还是能发挥不少作用,要不是发动机一如既往的高空不给力,美军的损失可能会更大。比较有意思的是有一次,一支专职运输的101航空队,在工厂等着准备将一批雷电转运到战斗机部队,结果恰逢B-29来袭,运输队员们本着“玉碎”的精神登机迎击,竟然还真击落了1架。另外雷电还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次空战,1945 年 8 月 15 日上午,日本海军302 航空队的4 架雷电与 8架零式一起,拦截了从美军约克城号航母上起飞的一队F6F“地狱猫”,结果是美军损失4架F6F、日军损失2架雷电和2架零式,算是打了个平手。2个小时之后,日本正式宣布了投降。
主要性能指标(J2M3、雷电21型)
翼展 10.8米
机长 9.695米
机高 3.945米
机翼面积 20平方米
翼载荷 175.35 千克/平方米
空重 2,460 千克
全重 3,435 千克
发动机 火星二三型乙(1,900马力)
最大速度 587 千米/小时(高度5,300米)
爬升到6,000米 约6分14秒
最大俯冲速度 740.8 千米/小时
续航能力 2,519 千米(外挂副油箱)
武装 4门20毫米口径航炮(备弹190~210发)
可外挂2枚30-60千克炸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