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律师接待投诉人

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持企业生产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近日,省司法厅、省人社厅、省总工会联合印发通知,建立“监察+仲裁+工会+法援”劳动者维权联动对接机制,设立“劳动者联动维权服务窗口”,实现一站维权。据悉,我省将于11月底全面完成劳动者维权联动对接工作。

◎文/图 记者方维芳

●开辟劳动者维权“绿色通道”

今年4月,黄某进入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从事招生顾问工作,工作了3个月眼看到了转正时间,公司却以试用期不合格为由,单方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

黄某认为公司的做法违反了劳动法,沟通未果后,来到南昌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劳动仲裁。

南昌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立案庭庭长罗北平介绍,像黄某这样的劳动者不少,为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今年6月,南昌市法律援助中心驻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法律援助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南昌市司法局在全市选派了15名责任心强、业务能力过硬的法律援助律师轮流值班,为劳动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件的接待、受理以及政策、法律咨询等服务。黄某成为了受益者。

近日,记者在南昌市人社大厦二楼劳动仲裁立案大厅看到,法律援助工作站有专门的接待窗口,由公益律师值班。

据介绍,工作站的成立实现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与法律援助的无缝衔接,为劳动者维权开辟了“绿色通道”。

●优势互补合力解纷

各地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近日,省司法厅、省人社厅、省总工会联合下文,在全省开展“监察+仲裁+工会+法援”劳动者维权联动对接工作。省司法厅、省人社厅和省总工会相关部门联合成立江西省“监察+仲裁+工会+法援”劳动者维权联动对接工作协调机构,设区市、县(市、区)参照省级建立相应机构,在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职工服务中心、工会“三师一室”维权平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或者有条件的乡镇(园区、开发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设立“劳动者联动维权服务窗口”。

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监察+仲裁+工会+法援”劳动者维权联动对接机制目前在全国尚属首创,通过整合各级司法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总工会力量,可以实现职能、资源和信息的有效整合,推动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工会、法律援助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中的有效衔接、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协作配合,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有效防范风险。

●畅通劳动者维权之路

通知要求,要加强案前案中配合、调查取证协作和调裁诉衔接。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主动监察和受理查处劳动者举报投诉过程中,或者发现已经立案的劳动监察案件中投诉事项需要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处理的;劳动仲裁机构收到劳动者的仲裁申请时,发现劳动者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且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在征得劳动者同意后,引导当事人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职工服务中心、工会“三师一室”维权平台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也可以引导当事人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机构、工会“三师一室”维权平台在接待劳动者咨询和实施援助过程中,发现受援人信息获取难、证据调取困难,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寻求协助,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通知用人单位、项目负责人等相关责任人员说明情况,调取和复制相关证据材料。

用人单位不同意协商和协商未果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及时转入后续立案调查处理程序。需要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仲裁机构应全程优先处理,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当天申请,当天立案,并在三个工作日内将仲裁庭组成人员、答辩、举证、开庭等事项一次性通知当事人。需要提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法律援助人员应及时跟进,为申请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支持起诉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