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年,39岁的和硕公主苦苦地哀求道:“皇上已经杀了我的丈夫和儿子,难道非要赶尽杀绝吗?”康熙无奈地叹息道:“皇姑母,你又何必为难朕呢?”当康熙把证据拿给她时,和硕公主瞬间崩溃。

和硕公主,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14个女儿。

母亲是奇垒[lěi]氏,是蒙古察哈尔部的大美女。她嫁给皇太极没多久,就怀孕了,随着小公主的诞生,被封为妃位。

这位满蒙混血的小公主,长得粉雕玉琢。一周岁生日时,父亲皇太极破格给她封号,称为和硕公主,是难得的殊荣。

只可惜,好景不长。

2岁时,皇太极崩逝;4岁时,母亲又病逝。失去父母的疼爱,她在后宫中,平安地长到了13岁。

由孝庄太后授意,皇兄顺治下旨,和硕公主将要下嫁给吴应熊。

和硕公主听到消息后,她是一百个不愿意。

一是不愿意这么早嫁人;
二是不愿意嫁给汉人;
三是不愿离开京城,前往驻地。

毕竟,和硕公主是小女孩的心思,但是,朝廷考虑的内容可就复杂了。

由于,吴应熊是吴三桂的儿子,而朝廷早就对吴三桂存有戒心。

孝庄考虑着,等联姻后,就可以让吴应熊以额驸的身份,留在京城生活,成为朝廷的人质。

无论公主怎么不情愿,婚礼还是举行了。

他们成婚后,孝庄为了稳住吴应熊,给他的官职一升再升,直到让他任太子太傅。

和硕公主也被多次晋封,最终封为和硕恪[kè]纯长公主。

幸亏,吴应熊是一个温和的谦谦公子,他们夫妻恩爱有加、相敬如宾。

和硕公主先后为丈夫生下了四个儿子,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然而,和硕公主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此时,和硕公主的公公吴三桂是藩王之中,势力最强盛的。

吴三桂与其他两个藩王,一起反对朝廷的撤藩旨意。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吴三桂以14万的兵力,占领了四个省,与清军隔着长江对峙。

此时,吴三桂若能一鼓作气直逼京城,康熙恐怕很难招架得住。

或者直接占据江浙重地,截断朝廷的漕运,将会胜券在握。

然而,吴三桂却止步于长江南岸,只想偏安一隅。

这起反清的事件,史称为“三藩之乱”。

19岁的康熙皇帝认为“擒贼先擒王”,要先打压吴三桂的势力,跟随他的小股势力就会不攻自破。
康熙直接命人将额驸吴应熊,以及和硕公主的儿子吴世霖,关进大牢中。

和硕公主整日以泪洗面,向孝庄太后和康熙皇帝求情。

在康熙看来,关乎江山社稷的事情,不容半点商量。

很快,和硕公主就接到了处死丈夫和儿子的告示。

实际上,康熙做这个决定也是艰难的,考虑到他们都是皇姑母的至亲骨肉。

然而,按照律法,吴三桂的谋反之罪,是应当诛灭九族的。

就这样,32岁的和硕公主一下子家破人亡,她紧紧地抱着两个幼子,欲哭无泪。

1681年,三藩之乱彻底被平定,39岁的和硕公主总算松口气,这场风波终于过去了。

殊不知,康熙皇帝随即就下了诏令,要将和硕公主的儿子,和额驸的其他庶子,一起斩首示众。

听到消息后,和硕公主苦苦地哀求道:

“皇上已经杀了我的丈夫和儿子,难道非要赶尽杀绝吗?”

康熙无奈地叹息道:

“皇姑母是被叛贼所连累,你又何必为难朕呢?”

和硕公主反问道:

“我为难皇上?从何说起?”

康熙解释道:

“额驸他死有余辜,他早就参与了谋逆。”

单凭一句话,和硕公主是很难相信的,她刚想为丈夫辩解,却被康熙打断了。

原本,康熙不想把这些告诉姑母的,可是为了化解她的心结,只好把证据拿给她看。

这些证据,是从吴三桂的住处搜出来的,都是吴应熊给吴三桂寄的书信。

看着一封封信件,字里行间中,都说明了吴应熊早就知道父亲吴三桂的谋划,还充当了吴三桂的内应。

此时,和硕公主只觉得天旋地转。

她天真地以为丈夫是为了他才留在京城生活的,如今看来,只是自己被蒙在鼓里罢了。

20年的夫妻生活,原来只是同床异梦。

此后的日子里,为了安抚和硕公主,康熙多加赏赐,经常让她参加宫中的家宴,可是她都婉言谢绝,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1703年,61岁的和硕恪纯长公主病逝,在丈夫和儿子们离世后,她孤单地生活了22年。

参考《清史稿》

【观心铭史】

和硕恪纯长公主的一生真是坎坷,2岁失去父亲,4岁失去母亲,13岁成婚,32岁失去至亲骨肉。

余生的日子里,她独自居住,凄凉至极,实在让人怜惜。

要不是吴三桂的失策,便不会连累家人,可是到那时,难过的还会是和硕公主。

因为带有政治目的婚姻,和硕公主自始至终都是牺牲品,也注定了悲剧。

想来,自从三藩之乱,她就一直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

当得知丈夫背着她参与谋反时,她心里更多的是怨恨吧。

恨吴三桂拥兵谋反,恨康熙赶尽杀绝,更恨自己生于帝王家。

20年的婚姻生活,是她人生中的最快乐的时光。

康熙若能给她留下两个儿子,她的人生境遇会大有不同吧!你觉得呢?

感谢关注@观心铭史,把旧时光的故事,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