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远在四川的打箭炉厅(今康定)营官昌侧集烈起兵叛乱,意图在当地独霸一方。消息传出,康熙帝果断派兵进行围剿,大军在次年正月到达打箭炉厅,历时半年将该地区的动乱彻底平定,史称“西炉之役”。

战后,康熙帝决定在此地重设宣慰司,以便稳定、维护当地局势和秩序。

随着大军的撤去以及行政衙门的入住,该地区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由于此地与藏区接壤,因此,藏、汉两族人民日常的交流也慢慢频繁起来。

其中,尤其是贸易交流最为明显,藏族百姓所需要的生活物资,大部分都需要进入四川采购,而汉民们也经常前往藏区购置一些生活用品。

在这期间,地方官发现了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此地有一条赫赫有名的大渡河,导致当地连接藏区之间的交通十分不便。

大渡河古称沫水、大渡水,是长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其发源于青海阿尼玛卿山脉的果洛山南麓,流经金川、丹巴后转入打箭炉厅,在这里,人们习惯称之为“沫水”。

之所以说麻烦,是因为大渡河不仅河面很宽,有百米之多,并且水流十分湍急,如果要是乘船的话,船只很容易会被打翻,一旦如此,连人带船马上就会被冲的无影无踪。

因此,两岸的百姓也只能趁着风和日丽的时候靠着藤索和木船过河,饶是如此,还是经常会发生意外。

而且,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在这里建造一座跨河的桥梁也是势在必行。经过当地地方官的层层上报,该请求传到了康熙帝的面前,康熙帝对建桥也是深以为然,大笔一挥,就同意了在大渡河上建造一座大桥。

在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随着康熙帝的旨意送达当地,一场轰轰烈烈的建桥工程就这样开始了。

不过,在建桥刚开始,负责的官员就遇到了几个大问题。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建造桥梁的话,一般都会遵循因地制宜这个原则,借助所要建造桥梁两岸的地势来进行建造。而桥梁无外乎几种,要么是坚固耐用的梁桥,要么是造型别致的拱桥,再或者就是那种比较简单的索桥。

但如今要在大渡河上建造桥梁,就颇为不易。

为什么呢?首先,大渡河河宽超过百米,并且水流不仅湍急,同时几乎是深不可测,这就让因地制宜这个原则不太容易实现。

要是建造一座梁桥的话,单是如何连接就是一个大问题。

当时负责建桥的是四川巡抚富察·贝和诺,他深知建造该桥的重要性,因此广召周边工匠和相关专业人才。经过几个月的商讨,人们最终决定要在大渡河上建造一座铁索桥。

之所以选择铁索桥,是因为这是在当时最实际、也最可行的方案。铁索桥要比梁桥、拱桥等要坚固耐用得多,最适合宽阔的大渡河河面。

既然方案定下来了,那下一步就是研讨如何建造的问题了,而经过讨论,共总结出三个技术问题。

其一,既然是铁索桥,那就是需要制造出大量的铁环。经过测算,桥梁若是要满足日常过河以及兵力调遣,同时还要保持稳固,那么就需要大约万余个铁环。

这万余铁环分别组成了13根铁链,也就是说每根铁链上约有900多个铁环,而这13根铁链分为左侧两根和右侧两根,用以作扶手,剩余九根则作为桥面。

方案是设计出来了,但第一个问题也随之诞生——去哪里弄这么多铁环呢?

要知道,制造铁环需要生铁,但当地并不产铁,包括打箭炉厅附近同样如此,甚至当地连铁匠都没几个。

没有生铁,也没有铁匠,这就是当时建桥时遇到的第一个技术难题。

最后,还是一个地方官想到了解决办法。他提出,离此地约有数百里的荥经县(今四川雅安境内)产铁,并且资源丰富,在那里进行冶炼成铁环再运往这里,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而当时为了保证铁环的质量,防止以次充好,当地官员们还要求每一个铁环上必须刻有冶炼工匠的名字。如果在检验的过程中发现某个铁环有质量问题,直接就拿这个工匠问罪。

这样一来,每一个铁环都是真材实料,没有人敢在这上面偷工减料。

第一个问题是解决了,但很快,第二个问题就迎面而来。

铁环在运过来后,工匠们将它们穿成铁链才发现,如何才能把铁链运到对岸呢?毕竟每根铁链份量极重,想想看,九百多个铁环组合在一起,那可是以吨为单位的。

期间,工匠们曾尝试过乘坐羊皮筏子,带着铁链的一头前往对岸,但由于水流太急,尝试几次都没成功,几个工匠连同铁链还被大水冲走。

最后,有人提出,利用“索渡原理”来运送铁链。大意就是在河岸两头先系上粗毛竹,然后在竹索上穿上十余根短竹筒,同时把铁链系在竹筒上,之后拉动对岸的绳索,这样就能把铁链传到对岸去。

利用这个方法,工匠们成功把十几根铁链送到了对岸,解决了铁链无法传送的问题。

而在铁链送到对岸之后,第三个技术问题也就同时出现了,这个问题就是如何把13根沉重的铁链固定在指定位置。

要知道,由于需要把大桥建造的坚固耐用,因此每个铁环都用料极足,而每根铁链的九百多个铁环算下来,可是一个很大的重量,而铁链一共有13根。

因此,固定它们也是很大的问题,丝毫不比之前运送它们难度小。

思来想去,最后工匠们决定把两头的桥梁建造成碉堡样式,想方设法地牵制住铁链的重量,这样才能保证铁链的牢固。

具体做法就是在桥两岸分别建造一个巨大的桥头。根据地势,左岸桥头高约14米,右岸高约5米,先挖深井,在深井底部铺上横向的卧龙桩,并在卧龙桩上压以纵向的地龙桩,两种龙桩皆有生铁浇筑而成。

根据部分资料记载,当时为了浇铸龙桩,光是生铁就用了四万多斤,约合20吨上下。

如此舍得用料,自然浇铸出来的龙桩是极为结实。龙桩浇铸完毕后,把铁链进行连接,再在上面以砖混压实,最后建成了桥头。

在铁链连接固定完毕后,工匠们又在底部的九根铁索上用木板铺成桥面,两侧的扶手铁链之间用小铁环连接,防止来回摆动。一切完毕后,连接两岸的铁索桥就完工了。

大桥完工后,一直对此关注的康熙帝十分高兴,亲自为这座大桥起了名字,他取“泸水”(实则沫水,康熙误以为泸水)和“平定”(指平定昌侧集烈叛乱)之意,将大桥命名为“泸定桥”。

并且,康熙还御笔亲题的“泸定桥”三个大字,还写下横批“一统山河”,由当地官员将字体立御碑于桥头,而附近的泸定县其名也是因此而来。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