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管是小红书还是微博上,我们都能发现一种独属女性的设计元素——女书。
实际上,它是世界现存唯一的女性性别文字,也是用来交流和记载的。
那么,这种文字和汉字有什么不同,又在现代有哪些新鲜的设计呢?
女书成时尚新元素?
在刺青、绣花等的图案里,你经常能看到一种文字形图案。
比如在三朝秀的刺青设计中,这种奇怪的现代几何的形态,其实是网络流行语“然并卵”。
三朝秀
“大表姐”刘雯的logo也是类似的有些象形的图形。
其实,这些设计并不是什么随便的图形,而是一种文字,叫做女书。
女书是江永地区女性独有的文字,只有女性能够通过其交流记录,也是世界现存唯一的女性性别文字。
结构上,女书和汉字最大区别在于,它从右向左呈现出倾斜体式,和传统汉字方向相反。
并且女书是菱形的,左右错开且分割成上下两个部分。
它的结构纤长,笔画线条粗细一致,书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没有标点符号。
女书一个字代表一个固定音节,利用音节可以组成词组。
而且一个字有多种意思,很多都需要联系上下文才可以确定含义。
这种特殊的文字,因为字形本来就具有美感,又作为一种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当中也开始逐渐和设计进行结合。
女书可以变形成印花,穿在身上。
今年HUI的米兰时装周主题也是《中国·女书》。
女书从中国走向世界。
还有手机壳、帆布包,女书设计已经渗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女书单是作为文字本身,就已经充满着韵律感,再经过设计师加工打磨,显得有趣又独特。
刘钊工作室
女书也能与传统工笔绘画融为一体,字形变换为我们生活中的意象。
比如女书的“风”字,正好构成了蝴蝶停靠风中柳叶的景象。
结合花草加入字母,就构成更加具有现代感的海报。
这张海报将李清照的《如梦令》写成女书,又有一番独特风味。
2022YoungBattle毕设奖
当然装置艺术,同样少不了女书的身影:装置的红线构成女书字符,代表女性每个成长阶段。
女书文字叙述着女性们的故事——
“谁曰女人没用处,路来女子半边天”(《女书之歌》)。
女书形成有特定原因?
女书最早出现在当地女红图案中。
女书的具体来源已经不可考证,但是女书的产生是基于女性在封建社会生存状况下的交流需求。
江永地形群山环绕,生活交通和交流都不便利。
加上封建时期,女性不被允许参加社会活动和接受教育,女性社交圈因此极小。
而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必然需要和他人、外界的交流互动。
另外,汉子有三千多个常用字,需要长期的学习才能掌握,而女性通常没有学习的机会,这时,更简单的拼音文字就更容易出现。
女书作为载体满足了女性群体的精神需求。
为什么女书的形状如此奇特呢?
小印猜测,可能是因为其是音节文字,与汉字不同,并且记录的都是土话。
女书的修长字形或许与日常使用方式有关。据说当地女人多在膝盖上用竹篾蘸墨或锅底炭黑书写。
女书造字有多变的特点,研究者认为绝大部分女书符号是汉字楷书的变体,女书的字符是由字符的各种字根符号经过夸张和组合构成的。
内容上,女书盛行于清末与民国时期,女性与封建社会中女子无才便是德,以及女子不能接受教育的矛盾,是其中主要内容。
作为只能女性使用的文字,江永妇女们时常因为生活琐事而围绕自己的夫家,使用女书展开交流。其发音和识字也是根据江永本地土话。
通过女书,女性们得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女书的传播除了女性长辈和后代直接口耳相传,还有一些已经成文的作品会进行女书文字的转译,再在女性群体间相互转达。
这其中所选择的作品,也大多迎合了女性对社会平等的渴望——
主要是妇女对传统礼教的抗争,或者是对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人物传记进行翻译和改写。
而情节中,男性在当时依旧处于社会主要地位。
例如女书古诗中所传达的,主要都是女性在经过一段时间艰难生活,和她们丈夫团聚后,才能得到真正幸福。
但在这些作品之中,也有一些对男性的讽刺以及批评。
虽然有反抗,但女书依然难以对男权思想产生侵犯。
女书一般是女性从女性长辈那里学习,而古代一般是是男耕女织的模式。
这种文字不仅能让女性更好地掌握刺绣的图案,也可以更好结交朋友。
险些失传后重生?
由于某些历史原因,女书险些完全失传。
女书被抢救性发现时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被称为“中国汉语文字历史上的奇迹”,后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这种“小众文化”,并想保护传承下去。
虽然自然传承人已经全部去世,但是现在,人们重新认识了它的价值和背后的理念,女书又获得了新生。
女书内容多是诉说女性内心苦楚和对姐妹思念,纸张扇面布绣……除了文字本身更多的是情感。
流传到今天的女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编织刺绣的图案、符号。
由于女子不能参加活动,纺织的时候的交流就显得更加珍贵。
女书可以让女子学会更多的语言,又在纺织时交流经验、倾诉生活。
女书传承过程中还产生了读纸读扇、老同会等特别的方式。
当地女性不仅将文字写在纸、书或者绣在手帕上,送给朋友,还会用当地土话的特殊音调唱给自己的朋友听。
这种在歌唱过程中表达对自己生活情况和身世的诉说以及情感,被当地女性称为读纸读扇。
读纸读扇的曲调听起来十分简单,并且有很多重复。
但每一首曲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征,这种作品和民歌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女书既可以是文学作品又能作为曲调唱诵。
女书的早期使用者们,虽然在封建社会中活动很不自由,却通过女书互交朋友,甚至组成群体。
女书老同结拜为姐妹,以文会友,把喜怒哀乐深藏于文字中,互相理解。
出现在封建时期的女书,是女性对知识与平等渴望的直接表达。
这种非功利的交流,在压力中不断成长,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而如今性别逐渐平等,女性也可以独当一面,但也不要忘了“天下妇女,姐妹一家”。
参考文献:
杨莹.从符号美学视角探究江永女书文化[C].广西大学,2019.
女书:汉字的反动,视频《她世界》 女书研习社
话题征集
评论区留下你最想看的话题,点赞前三名的话题有机会入选小印话题库,最终入选的inker会获得本印的独家赠书嗷~
作者:花花
责编:丛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