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史馆里看变迁

老物件中忆乡愁

走进江海村古文化遗址展示馆

一段段峥嵘岁月

一枚枚荣誉奖章

一件件石制文物

无不讲述着一段历史

一段乡情与乡愁

想穿越回古老的良渚文化?

想感受美丽乡村的精彩蝶变?

小编这就带大家抢先探秘展示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南庄路与江海中心路交汇处向北150米,绘制着各色文物的白墙黛瓦小院一眼便吸引了目光。这里原来是江海村仓库,为“打捞”历史碎片,挖掘集体记忆,留住乡愁乡情,助力乡村振兴,江海村去年对其改造升级,闲置仓库摇身一变成为了古文化遗址展示馆,反映了江海农耕文化和乡村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也记述了村庄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海村古文化遗址展示馆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两层分别设立了“多彩江海”和“梦回良渚”两大篇章,涵盖了江海村况、荣誉展示、村史大事、未来发展、良渚文化等内容,现在就跟着讲解员参观起来吧!

多彩江海

忆往昔峥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展示馆,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江海村的历史沿革。江海,因地理位置通江达海而得名,早在4500年前,就有良渚文化先民居住于此,历史可谓悠久。经历了清末时期的动荡、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民不聊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海人栉风沐雨,克艰排难,与时俱进,江海涅槃重生,在改革开放后创造了壮丽华章。

守文化根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海村文化灿烂悠久,良渚文化沿袭中的稻作文化尤为突出,农业生产背景下产生的乡风习俗传承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个动人的家风故事被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看见,将淳朴的民风、良好的家风代代传承,让越来越多人受到好家风浸润。文艺之花也在这片厚土上竞相绽放,这里曾走出过国家一级美术师徐瑞明,沈志权、韩和平等画家的画作也享誉全国。在得知要建展示馆后,徐瑞明更是捐出了自己的丝绢画存放于馆内。在战争年代,江海人民义不容辞奔赴战场,保家卫国,陈列柜里的一枚枚勋章默默地诉说老一辈人为创建新中国、开辟新生活舍生忘死、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陆雪葵也为展示馆捐出了自己宝贵的抗美援朝勋章。

看江海巨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时代,江海村在党建引领下,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基础,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蓝图,规划先行,奋力打造以南庄路乡村振兴示范线为主轴,集现代农业、经济总部、生态涵养、文化体验、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多彩江海”田园综合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海村不断振兴产业,实现村强民富,进一步盘活闲置厂房资源,招商引资,增加村级集体租金和税收收入。成立上海梦渚专业合作社,建设开心菜园、海马营地等新地标,以良渚园、百亩彩稻、中草药等农业体验项目吸引乡村发展流量。如今江海村旧貌换新颜,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梦回良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海古文化遗址位于南桥镇江海村东侧。从发掘文物的情况分析,该地最凸显的考古学文化为良渚文化,其次也挖掘出马桥文化陶窑、石器、印纹陶片等遗物,以及战国时代陶纺轮、晋代少量遗存,是奉贤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大发现。1997年被列为区级文化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种生产生活用的旧石器、陶器,被分门别类摆放于展示馆内,全方位展现了良渚社会的发展脉络。马桥文化陶窑的发现填补了中国陶瓷史上的空白,是江海地区目前仅见的早期陶窑珍贵实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良渚文化在社会生产力上的重大进步、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都突显着以江海遗址为代表的上海早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和传承意义。

目前江海村正在建设

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这个富有历史底蕴的村庄变得越来越美

碎石地公园、桃花岛、开心菜园

百亩彩稻、海马营地等乡村振兴地标

让人们沉浸于田园风光

享受满满农趣

展示馆挖掘村庄丰富人文历史内涵

以文化遗产传承弘扬留住乡愁促振兴

引领广大村民思想风尚

目前展示馆外围还在打造中

没有正式开放

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大家就能来到这里

感受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

回味过去热火朝天的生产岁月

感悟时代的进步和变迁

撰稿:王晗 薛伟(南桥镇)

编辑:王鹏

• end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