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岁的小敏最近工作比较忙,家人又突然生病需要照顾,压力一下袭来。小敏某天晚上躺在床上正想着白天的事,突然感到心脏一阵剧烈跳动,一时间胸闷气短,好像心脏病发作一样。她赶忙拨打急救电话,被送至附近的医院。但到了医院急诊,做了相关的心脏检查后,小敏的症状也渐渐好转了。医生告诉小敏,她的心脏目前没什么大问题,需要再观察一下,平时要多注意休息。

但是后来,小敏又多次出现过同样的症状,都是突发心慌、胸闷,但是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问题。小敏怀疑自己得了疑难杂症,又担心疾病会突然发作,导致情绪更加焦虑,夜间也经常睡不着。

多次接诊小敏的心血管科医生建议她去做一些精神、心理方面的测评,小敏接受了这个建议。测评结果显示,小敏处于重度焦虑状态。心身医学科医生对小敏进行了系统的评估,认为她突发心慌胸闷的症状,极有可能是惊恐发作,于是对小敏进行了相应的心理疏导和药物干预。经过3个月的治疗,小敏的症状发作频率大幅减少,抗压能力逐渐提升。

什么是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也被称为急性焦虑发作,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心悸、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惊恐发作往往没有明显的诱因,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甚至包括晚上睡着的时候。它的发作通常非常突然,并且一般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缓解。

惊恐发作通常发生在一个人“面临压力”的时候,压力可能是身体上的,比如精疲力竭,也可以是情感、精神上的,比如遇到重大的生活变化。惊恐发作是焦虑症的一种。当一个人变得无法控制焦虑、紧张或恐惧时,就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危险吗

惊恐发作是一类突然发作的、强烈的焦虑情绪,其症状是自主神经系统激活和调节的表现。惊恐发作时,人的心率会加快,肌肉的耗氧量增加,为战斗或逃跑等行动做准备,因此需要更多氧气,所以呼吸频率也随之增加,导致呼吸困难和胸闷感。此时,头部的供血量会相应减少,导致头晕。

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会进行自我调节,因此,所有的惊恐发作会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停止。然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残余效应,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会消退,所以,人很可能在惊恐发作之后,仍会感到焦虑。由于人体在“假想”状态下进行了一次激烈的应激反应,因此在惊恐发作之后,人会感到疲倦和劳累。

惊恐发作如何应对

惊恐发作症状常常与心脏病发作症状相似。因此,对于初次出现突发心慌、胸闷症状者,为了安全起见,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当确认为惊恐发作时,患者可以做一些深呼吸和正念练习,来帮助自己放松。例如,闭上双眼,想象自己在某个安全的地方,然后深深地、慢慢地呼吸。这些练习也可以帮助缓解因惊恐发作而出现的肌肉紧张。患者可尝试把自己的想法转移到积极思考上,提醒自己:虽然这段经历不愉快,但并不危险,会过去的。

如不及时干预,惊恐发作可能会逐渐发展为惊恐障碍。这时,要及时到精神专科或心身医学科就诊,使用药物或认知行为疗法等进行治疗。

惊恐发作一般预后较好,治疗不但能够明显改善惊恐症状,还能改善因担心病情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身医学科 魏蔚

编辑:于梦非 胡彬

校对:杨真宇

审核:管仲瑶 闫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