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一位外国游客来到泉州旅游,他看到一座高塔时发出了感慨,从远处观看像一座木塔,其实走近之后,才发现塔是花岗岩建造的。

这是宋代的建筑,历经千年,八级地震也没有影响到它的存在,让人感到奇怪的地方是,中国古代为什么会有如此精美的石头建筑。

泉州是一个古老的港口,历史悠久,在唐代建造了开元寺,寺里两座塔成了中国最古老的石塔建筑。

开元寺的两座塔的奇特之处,在于远看像木塔的双塔,其实是石岗岩的建筑。这座塔就是用石岗岩条像木头一样搭建起来,专家判断整座塔重达万吨,千年以来,抵抗八级地震,屹立不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元寺双塔,这样一个建筑,有很多未解之谜,让建筑学家,考古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泉州开元寺始建于唐代,寺中的双塔,东塔为“镇国”,西塔为“仁寿,两塔高40米,东西双塔始建于唐代,初建时为木结构,到了宋朝改建为石塔。工匠们采用了花岗岩为材料参照木塔的样式,建造了这两座塔。

双塔共使用了石料6295立方米,石头总重量大约19510吨,在没有先进的起重机,千斤顶等先进工具的情况下,这些石头从开采到搬运都是极其浩大的工程。

建造双塔使用如此巨量的石料,用什么工具运输,这些石料从哪里来?

根据当地人传说,造塔用的石头从泉州城郊石头街处而来,但是无法考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塔的石条每一块重量达到上百斤,怎么像搭积木的一样一层层搭建起来。这一直是一个谜团,专家们一直在研究。

开元寺位于泉州西街,在它的附近有一个叫“土山街”的地方,传说修建石塔的时候,工匠们利用土山堆砌法,先堆砌一座土山,然后从山脚往山顶上一块一块的堆积石料,塔就这样一层层建起来。塔越高,土山就越高,因此一堆堆到了西街附近的中山路一带,因此那里就被命名为土山街。

还有一种就是从宋《天工开物》里的记载推测出来的,早在宋代泉州工匠用搭手架和滑轮的方法逐一举起石头,这是现代施工的雏形,这种方法需要更高的安全系数才能实施,这只是推测,没有实证。

双塔经历千年却没有倒下,是怎么抗震的,也是一个谜团?

古代工匠有着超人的智慧,他们按照稳定的黄金比例原理,设计建造了石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塔40米,为什么不造的更高一些呢?这是工匠们的面具经验计算出来的一个符合黄金比例的数据,塔底部的宽度和塔高正好相当,就像一个人伸开开自己的双手,两个指尖的距离,约等于我们的身高,这是人体中最稳定的一个状态。

这样造出的塔稳定,外形美观。

石塔的材料采用花岗岩,采用木头结构的纵横交错的堆砌起来,每一块石头经过计算,严丝合缝,符合力学原理,经历千年风雨侵蚀依然稳定,没有移位。

石塔内,用花岗岩石条建立一条脊椎,从底部到顶部,塔身的每层转角都有一个石梁,链接内墙和塔芯,这跟人体脊椎的原理很像,保证了石塔的稳定。

石塔的地基也是非常的牢固,采用了五层,第一为人工填土层,第二是粘土层,第三是亚干土层,第四是风化壳地层,20米以下是花岗岩石层。这么坚实的地基让塔经历千年,历经地震都没有受到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泉州双塔,是中国古代高超技艺的产物,符合科学的原理,融合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将坚硬的黄岗岩切割成仿木构件,堆砌成一座高塔,成了屹立千年不倒的建筑瑰宝。

今天它是泉州的标志性的建筑,是迄今为止最高的石塔,也成了泉州旅游的一个好去处,它站在泉州的西街上,望着来来往往的客商人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