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湖南省桂阳县政府出资在本地的东塔公园中建立了一座人物塑像,塑像的主人公名叫欧阳海,曾是广州军区某部三连七班的一名战士。

为了推开一匹驮着炮架的受惊战马,避免列车因撞到战马而脱轨,他以肉身为盾冲上铁轨,成功将战马从铁轨上推开。

最终,列车上的800多名乘客获救了,但欧阳海却将自己的生命永久定格在了23岁那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落成典礼那天,一位名叫李春花的农村妇女也被邀请而来,手捧一束映山红的她,在雕塑前哭成了一个泪人。

对于李春花而言,1964年1月是她一生中最高兴的日子,因为自己的未婚夫欧阳海要趁今天探亲假期的时候,迎娶自己过门。

与此同时,欧阳一家也在热热闹闹的筹备婚礼,安心等着欧阳海回来。

而就当欧阳海的弟弟欧阳湖像往常一样在家中忙碌时,微微掩上的木门却在不经意间被人推开,映入欧阳湖眼帘的,是几位穿着军装的年轻人。

欧阳湖以为这些年轻人是跟哥哥一起回来,参加婚宴时,欧阳湖猛然间注意到,这几位年轻军官的左胸处,都别了一朵白色小花。

走在最前面的那个,则是欧阳海的战友,他的手上正捧着一个小木盒。

等到欧阳海一家都到齐时,欧阳海的战友廖礼玉沉痛的低下头去,向欧阳海父母传达了欧阳海已经牺牲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句话后,欧阳海母亲受不了这样沉重的打击,生生晕了过去。这一年,欧阳海的未婚妻李春花不过才19岁,而她也在短短一天过程中,经历了人生的大喜与大悲。

擦干眼泪后,李春花从自己嫁妆中翻出了几张布票,她要穿件新衣服到部队去,见自己的爱人最后一面,让欧阳海记住自己最好看的样子。

当李春花准备好一切准备离开老家时,几位家里的长辈竟跟商量好了似的,一起出现在了自己的家门前。

还没等李春花开口,他们便叽叽喳喳的嘱咐李春花:

你不能再去部队了,虽然你已经跟欧阳家的孩子领了证,但毕竟没办婚礼没过门,算不得他们家的正经媳妇,还是个未婚闺女。

这波长辈们说完后,另一边又来了几位叔叔婶子,跟前面那几位长辈看法不同的是,她们认为这趟部队之行李春花是非去不可:

“春花,你们已经领了证,那你就是他们家法律上的儿媳妇,是烈士家属,这样你每月就能领到抚恤金,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长辈们意味深长的“教导”中,李春花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想起了自己跟欧阳海相恋时的点点滴滴。

尽管两人是在媒人的撮合下才成为一对的,但李春花跟欧阳海却从见第一面时,就互相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由于李春花书念的不多,因此当欧阳海回到部队后,她也无法通过写信来表达自己对他的思念之情。

但当山后头的枫叶红了时,李春花会亲手摘下两片鲜红的枫叶来,用枫叶为自己传情。

每当欧阳海休探亲假时,他总会挤出时间来跟李春花呆在一起,不厌其烦的告诉李春花一定要努力工作,一定要学文化。

对于这些嘱托,李春花都一字不落的记在了心里。

回想完过去的点点滴滴后,李春花也默默下定了决心,小海哥是为国家、为人民才献出了生命,自己一定不能因为私利而让小海哥身上有了污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之后,李春花便将这段感情偷偷埋在了心底,哪怕是有记者来采访欧阳海的英雄事迹时,李春花都告诫自己的亲人们,一定不要再跟部队上透露自己跟小海哥的关系。

短短几年后,一本名叫《欧阳海之歌》的长篇小说问世,并被拍成了电影,英雄欧阳海的事迹很快便传到了全国的大街小巷。

但大家却都不知道,欧阳海生前曾有一位领过结婚证的妻子,他们曾经是那样相爱。

李春花从失去爱人的阴影中走出来后,认识了比自己大一岁的欧阳占友,并先后生下了三个孩子。

为了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夫妻二人种烤烟,种水稻,种花生,种玉米,一辈子都在田地里辛劳的耕作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许多年后,已经花甲之年的李春花才第一次接受了媒体的采访。欧阳海的弟弟欧阳湖跟欧阳江追随着哥哥的脚步先后参军,他们每年都会回来看看她。

在李春花记忆中,自己的小海哥依旧保持着年轻时的容颜,依旧是那样的老实、踏实、上进,她依旧带着对欧阳海的思念,坚强的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