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6年,诸葛亮大婚时,新娘黄月英提了一个“三不”要求:不坐轿,不骑马,不乘船。黄家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看黄家丑女怎么到婆家去?

在古代,女子出嫁时,脚不能沾地。新娘又出了这个三不的难题。大家伙都为诸葛亮捏了一把汗。

不远处,出现了一个彩色的影子。由小到大,越来越清晰。

“接亲的来了!”随着一声喊叫,大家伙纷纷跑到黄家屋院子外,看诸葛亮怎么把黄月英娶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见彩色布幔围着的台子上,一前一后坐着诸葛亮和书童两个人。台子两边,各有像碾盘一样的东西滚动着,前面还有一个木头小动物。

第一次见到这个奇怪的东西,乡亲们都围了过去。只见书童拧了一下小动物的舌头,这东西停了下来。

诸葛亮和书童缓缓走下台,书童说:这是我家先生为接新娘子而造的木牛流马。

正喧闹间,一身红装的新娘子款款出来了,只见她挺直的鼻梁,丰满的嘴唇,美丽的鹅蛋脸上透着健康的麦芽白,顾盼间熠熠生辉,整个人看上去清丽华贵,落落大方。

看到传说中的丑女仿佛从画中走出来的美人,大家都惊呆了。

黄月英看到这东西像轿子却没人抬,说它是马又不是马,说它是船却在陆地上行走。算是完成了她提出的要求,便二话不说,上了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走了。

这场别出心裁的婚礼,在襄阳城盛传了半年之久。

要说诸葛亮之所以能这么漂亮的解决这个难题,还是受了黄月英的启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诸葛亮第一次去黄家提亲时,刚一进家门就被两只扑面而来的猛虎吓懵了。哪知黄家的丫鬟走过来,拍拍猛虎的头,猛虎立刻乖乖停下来了。

原来这只是木头做的玩具虎,越往里走,各种神奇的小东西层出不穷。比如端茶的木头人,送水的小木狗。

黄承彦则淡淡解释,都是小女无聊做得些小玩意打发时间罢了。

殊不知,正是这些打发时间的小玩意,给了诸葛孔明许多启发,解决了许多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次北伐中,诸葛亮就用木牛运送粮草,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口粮问题。

不仅如此,黄月英还帮诸葛亮发明了发明了“连弩”,渡泸水时士兵避瘴气的“诸葛行军散”、“卧龙丹”等等。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都知道诸葛亮能掐会算,聪慧过人。其实,他的老婆黄月英也是一位会搞发明的奇女子。

诸葛亮对黄月英也是忠贞不二,一生只娶一个妻。一直到死,两人都如漆似胶,恩爱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