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诗三百22.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赏析

唐诗三百22.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赏析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诗人造境自然浑成,不觉经营而已成境界。难怪意境理论成熟于盛唐(王昌龄)。

意与境浑,是盛唐特色。孟浩然更于此道独擅胜场。此诗可为典范。

诗歌写出来,是文字线性的排列;但物象组合编织,纵横多维,融然成境。因此,我们赏读,就不可只是延顺着线性文字,作字句直解,机械翻译。比如“松月”二句,就不能简单译解为:松树沐浴着月光,产生了夜晚的凉意;风吹着泉水传来满耳清爽的声音。类似的解释翻译很多,其实是很片面、很机械、很死板的。这种解析不利于读者对诗歌意境的体味把握。

那么,正确的赏析应当如何呢?

上面已经说到,诗人将浑成意境世界的物象群按照线性排列的特定法则组织成诗歌,但这些物象其实不是像诗人排列的那样组合在一起的,那只是诗人的诗化加工的成果。诗歌的意境是一个自为自在的世界,是立体多维的,是时空合一的;而不是线性的,不是平面的。就像上文,不能理解成松月产生夜凉,风泉满是清听。松月风泉应该是一个浑然的整体,不能机械地割裂开,只不过写诗只能这样线性分割排列罢了。

读者要对诗人的物象群重新组合,还原为应然的境界。如从上到下,是月亮,月光,风,松林,泉水。这不是分割开的平面,是上下立体的。并且它不是静止的,是有时间轴的,是随着时光流逝而动的活的世界。这才是诗境。

而且,这还不够,这仍是片面的。因为这一切物象诗境都浸润着诗意,诗人之意,从而形成境中有意,意中之境,意与境浑,是为意境。

所以,诗境还要披上诗意,诗人的情绪、感受、情感、思想等等。

这时我们再读松月两句。生凉者,不只松月,还有风泉,还有夜的时空氛围,还有诗人的心态、心境。清听也不只是风泉,还有松林、月夜,乃至诗人的感受心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越来越深,月亮升起来,夜光弥满了整个世界。清风习习吹来,吹动松林,吹拂泉水,松声、水响,在月光中随风飘散,我们满耳就都是这清凉的声音了。我们是不是自然就感觉出一种凉意了呢?这才是“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再进一层,其实“生”与“满”都是作者的感觉感受,是诗人自己心绪心态心境的投映与动荡。“生”使静态的视觉有了动感,“满”使动态的听觉仿若静凝。真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才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哲学辩证法。

这只是诗歌意境世界的一隅。看松林山径走来行去了一个又一个砍柴的樵夫,他们回家了,一个个,越来越少,渐渐没有了。月光烟岚中的飞鸟飞翔回旋,刚刚落在山间树梢,它们劳作了一天,也要栖息休眠了。动感是不是太强烈?一切都动起来,世界就是活泼泼的,诗境也就是活泼泼的,诗人的心意、诗意,也就随之活动起来。他是否也要回去了?他还要等待,等待赴约的友人。

诗境意境继续放开放大,上述的意境世界,还有更大的背景。那就是“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度,很慢,夕阳慢慢地翻过了西边的山岭。时间过得很慢,天慢慢地暗了、黑了。度字延展出一个时间的历程。而“倏”,很快,它表现的是一个时间节点,阳光移去的一刹那。群壑,那一道道山沟,一下子、忽然就瞑暗了。夕阳与西岭、群壑的互动交流,境界是不是很阔大、很旷远?“松月”两句突显一“清”,“夕阳”两句展现一“旷”。这正是孟浩然诗歌清旷的特点。

还没有完。整首诗诗境由大到小,诗意也由旷到幽。最后两句,缩小成一个特写的镜头。诗人还在想着:即使天这么晚,夜也越来越深,但好友约定要到这里来住一宿的。因此,诗人就在爬满青萝的山间小径,鼓起琴弦,独自一人,等候着好友的到来。

这样看来,前文的整个诗境解析仍然是不完整的,因为诗境中还有一位萝径抚琴的诗人,还要增添上幽幽的琴韵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