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个人征信正如“第二张身份证”,与信贷、日常生活消费、工作息息相关,一旦失信,各方各面都会受到限制。因此,很多不法分子看中了其中的“商机”,利用人们对个人征信的重视,布下骗局。

日前,普宁一男子正是被“平台客服”的语言迷惑,陷入“清除不良征信”的陷阱。

时间回到11月8日,普宁流沙北街道的马某到派出所报警称,其接到一自称购物平台客服人员的电话,对方表示,因法律对高利息的第三方贷款有明确规定,需马某配合客服进行取消,否则会影响征信。马某信以为真,并在对方的引导下,下载某投屏APP并开启屏幕共享。“客服人员”称取消高利息账户需将贷款软件额度提现,诱导马某将提现的贷款共59173元转账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收到转账后,“客服人员”又要求马某将其名下银行卡的资金也转账至指定账户。马某这时怀疑被骗,遂报警,共计损失59173元。

据警方介绍,防范清除不良征信类诈骗并不难。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无论是银行还是个人都无权删除和修改,因此,凡是自称贷款平台客服,提供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短信、电话都是诈骗。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也不会以短信、电话或邮件的方式向信息主体告知涉及贷款、金钱或者其被纳入黑名单的信息。

除清除不良征信类诈骗,11月6日至12日揭阳市还发生12起刷单返利类诈骗,7起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6起贷款、代办信用卡类诈,5起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和3起投资理财类诈骗。

据揭阳市公安局11月13日公布的一周电诈警情通报,11月6日至12日,全市共接报电信网络诈骗警情34起(包括治安警情1起、刑事警情33起),环比上周(36起)下降5.56%,财产损失共292.8万元,环比上周(252.84万元)上升15.8%。被骗人数男性13人,女性21人,平均年龄35.67岁。从整体来看,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诈骗下降趋势明显,环比下降85.71%;榕城下降趋势明显,环比下降43.75%。

同时,为有效拦截电诈信息,减少电诈带来的财产损失,上周,揭阳市反诈骗中心处理信息处置预警信息22594条、处理咨询电话198个、审核平台案件48起、查询资金账户23个、止付资金账户154个、冻结资金账户164个。

【记者】唐楚生 张冰纯

【媒介助理】程羽

【作者】 唐楚生;张冰纯;程羽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