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何时,只要可能,你都应该"模仿"你自己,成为你自己。——莫尔兹

人生来就在模仿别人。从小时候牙牙学语开始,从张口叫出第一声爸爸妈妈开始,从学会走路开始。模仿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人类正是靠着这样的学习,把经验一代又一代地继承了下去,所以才会有我们的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赋异禀的农村妇女

王珍凤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妇女,也是一个业余的作画爱好者。由于小时候的家庭条件不好,所以家长并没有支持她进行专业的美术学习。但是她在长大结婚生子之后,依然没忘记当时的梦想,于是她开始重新学习绘画技术。

她一开始是画比较写实风格的作品,比较贴合于农村的自然风光,在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之后,她想到了用她的绘画技术来赚钱。但她并没有选择靠着自己的创作闯出一片天地,而是选了一条捷径——靠模仿大师的作品为生。

这是因为一次机缘巧合,她偶然看到了大师周春芽的作品,她开始了她的临摹之后,发现自己对于模仿绘画这方面是具有极高的天赋的。之后她决定报一个油画的培训班练习绘画。过了一个月,她便模仿出来了周春芽的《桃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模仿之路的开始

她拥有极其高超的模仿能力,因此,在网上爆红。靠着这点名气,她还开了自己的绘画班,教别人绘画的技巧。

她画出来的作品虽然与原作品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也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平。不得不说她在作画这方面的天分是很高的,毕竟,鲜少有人练30天就能画出与大师作品十分相像的画作。

王珍凤的《桃花》售卖的价格比起原作500万的价格来讲,算是十分低廉了,仅仅有200元。但是对于出生于农村的她,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比起下地干农活来说,轻轻松松就能把钱赚到手,毕竟,一幅画的价格是她干农活几天的收入。

她的画作有时会被不太懂艺术的人说比原作的桃花还要好看,但是真正的内行就会发现,她的作品终究是模仿出来的,是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爆红后的支持与反对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作品慢慢红起来之后,她却并没有受到同行的认可。不仅专业的绘画家对她表示了严厉的批评,而且众多的网友也对她表示了质疑。大家都觉得她利用大师的名声谋取利牟取名利的做法是不对的,属于"艺术碰瓷",侮辱了艺术。

她的言论出来之后,有的人十分支持她,甚至说,作为一个业余绘画者,由于绘画水平高,售卖自己的作品实在是正常不过的事情,模仿并没有错,她没有损害别人的利益,只是动了别人的蛋糕而已。

因为随着王珍凤的爆红,人们对大师产生了质疑,一部分人认为所谓大师的作品的价值其实是被夸大了的,而王珍凤的出现便是打破了这样的骗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罪无罪,孰是孰非

模仿确实没有错,但是我们都要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你的模仿对于被模仿者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的利益侵害。假如对于别人来说产生了这种利益上的损失,那么你的所谓的"模仿"实际上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他们之间的差距是这500万和200块吗?周春芽的500万是靠着他几十年来不断的学习、揣摩获得的成果,他是货真价实的大师。而一些完全不懂绘画知识的人,却污蔑这样的大师的作品是"一文不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人人都这么想,那世上还有谁会用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来沉淀一部作品呢?这样做不仅是对大师作品的玷污,也是对大师的创作信仰的侮辱。不得不说,模仿确实是依靠一定的技巧和能力的。在你模仿的过程中你自己的确也需要投入一定的劳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最终产出的作品就完全属于你的个人劳动财产。

因为这样的作品从它的诞生那一刻开始,就是错误的。连你的创作动机都不正当,还怎么创作出令人信服的作品呢?这样的作品,被世人抨击,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巨浪后的销声匿迹

后来王珍凤甚至开了一个画展,随着王珍凤在网上售卖油画的名气越来越高涨,她的画作的价格也是越来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中,如果仅仅是靠爆红是根本无法长久地立足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再红的人物也终将会被互联网所遗忘。果然,一段时间之后,她的画作终于被互联网淘汰了。

网络就是如此,它是现代社会绝大多数人们的一个缩影。人们可以很快地喜欢上一个东西,也可以随随便便就把它抛弃。因为人是多变的,新鲜事物的刺激只会带来一时的欢乐,人们就是在不断地追求这种一时的欢乐。

王珍凤是一个十分有天赋的人,如果能够潜心学习,不被互联网的沉沉浮浮所干扰,专心投入到艺术生活之中,那么她的未来与前途也是一片光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她并没有很好的学习条件,但她还是依然为自己的梦想而拼搏,如果她能够潜心钻研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将自己的思想融入进作品之中,使作品拥有灵魂,那么她终有一天能摆脱"第二个周春芽",成为"第一个王珍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