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诗经·小雅·蓼莪》

国外曾有部野生动物纪录片在野外捕捉到这样一个场面:一只加拿大灰兔妈妈看到一只体型接近狼的大型狐狸寻猎过来,赶紧把小兔藏到草丛深处,自己朝另一个方向跑开诱敌。狐狸狡猾,知道成年兔子跑得快不好抓,不管兔妈妈,只管凭着灵敏的嗅觉,循着小兔的味道,在草丛中向小兔搜索过去。

兔妈妈见到这个情况,只好冲到靠近狐狸不到一米处,前跳后跳用更危险的方式引诱狐狸。狐狸还是不上当,头也不抬照旧贴地寻味前行,离瑟瑟发抖的小兔越来越近。当时兔妈妈疯狂了,像小学生攻击拳王泰森一样,用娇小的身躯一下下撞向身躯比它大数倍的狐狸。狐狸停了下来看着兔妈妈,神态很迷茫。兔妈妈每次凶狠的撞击,狐狸都纹丝不动,完全有能力一口叼住兔妈妈,但它若有所思呆在那里没有任何动作。等兔妈妈都撞累了,它才头一低,转身夹着尾巴,身形失落地朝着来时的方向走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动物界瞬间爆发的母爱能让天敌愧悔,而人类的母爱更以一种持久的坚韧,显示出爱的深厚和知性。那位轰动一时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就以这样充满人性的母爱,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重病缠身的儿子

陈玉蓉家庭条件虽然不是很好,但她和丈夫儿子一家三口相亲相爱,日子也过得安宁、温馨。可是独子叶海滨13岁那一年,家里却遭遇了重大变故。这一年叶海滨被查出了一种罕见的肝病,这种先天性的的肝病平时看起来好像对生活没太大影响,但随时都存在爆发的可能,一旦爆发就会危及生命。从知道叶海滨病情的那天起,陈玉蓉就终日提心吊胆,生怕哪天儿子身上那颗炸弹就炸了。她就这么个独子,失去这个儿子她不知道该怎么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不让噩梦降临,陈玉蓉明知道这个病治愈无望,多年来她还是带着儿子四处求医,尝试一些别人推荐的偏方。儿子的病情让陈玉蓉做母亲的担子沉重了很多,生活的乐趣对她来说变得奢侈。不过令她欣慰的是,儿子的病在长大成人结婚之后也没有爆发,她十几年如一日的辛苦总算得到了报偿。

肝病爆发后的艰难选择

陈玉蓉的一点点宽心在儿子三十一岁时被击碎了。一天晚上,叶海滨突然大口大口咳血,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抢救。等人救过来后,医生给了陈玉蓉一个让她难以抉择的诊断。叶海滨换肝可以保命,不换肝保守治疗,再次复发就很难救治了。陈玉蓉当然想给儿子换肝,可换肝的费用她家里砸锅卖铁也拿不出来。

可让儿子保守治疗几乎就是拿儿子的的命在赌,这种赌法做母亲的陈玉蓉又怎么能承受得起呢?叶海滨知道家里的情况,他给自己和母亲做出保守治疗的选择。陈玉蓉别无他法,也只能顺应儿子的选择,让儿子接受保守治疗。幸好治疗的效果不错,叶海滨恢复到了往常的状态,算是暂时解除了生命危险。

逼上华山一条路

但儿子出院后,陈玉蓉丝毫没有感到轻松。医生的诊断始终像山一样压在陈玉蓉心里。如果儿子的病复发,可能就意味着她会失去这个儿子。而解决方案摆在那儿,她却无能为力。这些困扰让陈玉蓉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终日强打着精神操持着一家人的生活。医生的诊断没有错,2008年叶海滨的肝病再度复发,生命危在旦夕。这次保守治疗已经毫无意义,再不换肝,陈玉蓉就会失去这个儿子。

陈玉蓉只能拼了,没有钱救儿子就拿命来救儿子。她管不了割肝对她这样的年龄有多大风险,决意用自己的肝为儿子换肝,即使不能把儿子留在自己的生命里,也要把儿子留在这个世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陈玉蓉刚把儿子的命绕过了钱关口,另一个关口又挡在了想让儿子死里逃生的陈玉蓉面前。医生在对陈玉蓉的肝做了检测后,发现她有严重的脂肪肝不适合做移植,而且随后想替代陈玉蓉进行肝移植的其他家人,又被检测出和叶海滨的肝不匹配,能匹配的还只有陈玉蓉的那个脂肪肝。一个个障碍像要在陈玉蓉这个母亲的心里做个死结,让她放弃徒劳的的挣扎。但儿子没有咽气,陈玉蓉就不会退缩,她再一次想要夺走她儿子的命运发起了冲击。

用“暴走”让儿子走向新生

医生说减肥可以消除脂肪肝,那已过半百的陈玉蓉就不为美丽为生命去减肥。减肥的方法有很多,药物减肥见效快却不适合陈玉蓉。要给儿子一个健康的肝,就不能让自己的肝被药物伤害。锻炼减肥这种物理减肥方式最健康,但陈玉蓉的身体条件不能适应高强度的的运动,运动强度不够,等到脂肪肝消除的的时候,儿子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饿瘦自己也不是办法,那样身体垮了没法手术,而且说不定把肝也伤了,节食只能作为减肥的辅助手段。

想来想去,陈玉蓉决定用“暴走”这种她能承受锻炼方式来减肥。以这种方式要短时间达到消除脂肪肝的的减肥效果,就只有用超大的运动量来替代运动强度。只要有出路,陈玉蓉付出再大的艰辛也要走。主意一定,她就执行起了她的暴走计划。她家附近有个堤坝,单程五公里,来回十公里,她每天一早起来,简单吃些维持基本体能的的蔬菜,就到堤坝去走个来回。有时遇到上午有要紧的事,她就把暴走的时间改到晚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上堤坝没有路灯,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家人为她的安全劝她暂停一天,换成白天再去,她也不顾劝阻,坚持完成计划。对她来说,每天都是在为儿子和死神赛跑,她不敢停下来。这一走就走了整整七个月,陈玉蓉的鞋都走坏了好几双。大运动量加上饮食的节制,让陈玉蓉看上去苍老、憔悴了很多。所幸的是,在儿子还有救的时候,她减肥成功消除了脂肪肝。

医院也被这位母亲深深感动,很快给她和儿子安排了手术。手术很成功,换上母亲的肝,叶海滨没有排异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护理,叶海滨肝功能的各项指标达到了正常,他带着母亲的肝,带着他的新生回到了家里,陪伴在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的母亲身边。

陈玉蓉的事迹被传出后感动了很多人,人们称她为“暴走”妈妈,对她坚韧的母爱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她在换肝的那一年,被评为了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让她的母性光辉照亮了更多的人。人们很关心陈玉蓉后来的情况,11年过去了,陈玉蓉的身体恢复了吗?她的儿子是不是彻底痊愈了?他们母子现在生活得怎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术后的陈玉蓉恢复得很好,移植了自己的肝也没有对她身体造成重大伤害。她的儿子叶海滨得到母亲健康的肝,肝功能一切正常,已经没有了肝病复发的的风险,一家人回到了平静的生活中。

结语

在人类社会和大自然中,我们总能看到母亲为孩子做出惊人之举。这是照亮生命延续的光辉。为儿子的生命永不放弃,陈玉蓉的“暴走”为儿子走出了一条生路,也走上了人类母爱的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