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常称俄罗斯民族为“战斗民族”,有人认为这个称呼是对俄罗斯人的一种调侃,是说俄罗斯人性格彪悍,像没长大的孩子,有时会做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实际上,中国人对俄罗斯人非常友好,称呼他们为“战斗民族”,是因为俄罗斯人勇敢无畏,作风强悍,并没有任何羞辱或讽刺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人被称为“战斗民族”,这与俄罗斯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宗教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俄罗斯民族具有北日耳曼人和东斯拉夫人的混合血统,他们的祖先生活在东欧平原的北部,靠近北冰洋。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生活条件恶劣,因此,俄罗斯人民形成了粗犷豪爽、勇猛强悍、容易冲动的性格。

俄罗斯在历史上一直征战不断,俄国历代君王也都是强势人物,在他们的领导下,建立了庞大的俄罗斯帝国,打败了拿破仑,打败了希特勒,在战争方面,俄罗斯的表现一直令全世界震撼。

俄罗斯人身材高大,骁勇彪悍,他们的性格与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有些类似,比如,蒙古人、女真人、匈奴人和契丹人。在俄罗斯语中,“契丹”就是指中国。

在我国古代,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有很多。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国人,称中国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这些来源于“秦”字或者“丝绸”的“丝”,以及“瓷器(china)”或闽南话的“茶”的发音。但古代俄罗斯人称中国为“契丹”,并且这个称呼一直沿用到现在。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契丹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他原是东部鲜卑族的一支,4世纪中叶从鲜卑族脱离出来 ,生活在辽宁老哈河、拉木伦河流域。由于契丹人擅长炼镔铁,所以,“契丹”的本意为镔铁或刀剑,表示坚固。公元916年,迭剌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并创立了契丹文字、法律、政权组织和城郭,与中原地区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辽中期政治和经济达到顶峰。1125年,宋、金联合攻打辽国,俘虏了辽末代皇帝天祚帝,辽国宣布灭亡。辽国第一次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为中华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古代的中西方交流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俄罗斯语中称中国为“契丹”的原因有些复杂。由于当时俄罗斯与辽国并不接壤,所以两国之间没有联系,俄罗斯也不知道它的东方还有中国的存在。根据史学家的研究考证,俄罗斯称中国为“契丹”,很可能来自欧洲或者蒙古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欧洲国家对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名称都十分模糊,甚至是错误的。他们把中国称作“契丹”是因为《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呼中国为“契丹”和“蛮子”。这是因为元朝统一中国后,把中国北部称为“契丹”,把中国南部称为“蛮子”。马可·波罗采用了元朝蒙古人的叫法,这使欧洲人误以为“契丹”和“蛮子”是两个国家,“蛮子”是中国,而“契丹”在中国的东南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可·波罗在游记中非常详尽地介绍了契丹的繁荣昌盛,欧洲人对契丹充满好奇,契丹这个名字在欧洲变得耳熟能详,成为了欧洲人十分向往的地方。对中国的错误认知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几个世纪,16世纪航海来到中国的欧洲人,称中国为“秦”或“China”;从陆路来华的称中国为“契丹”。直到17世纪初,一个叫“利玛窦”的意大利传教士来到中国,才最终弄清楚“契丹”与“中国”实际上是一个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证实这一点,欧洲人还派了一个叫鄂本笃的传教士,带着一个仆人,一个商人和一个传教士,以及500人的商队,千里迢迢地来到中国,他最后死在了甘肃酒泉的沙漠之中。他用自己的生命告诉全世界,在世界的东方存在着一个被叫作“蛮子”或者“契丹”的国土面积巨大的超级大国—中国,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从此以后,西方人不断地尝试进入中国,中西方交流逐渐增多,“契丹”这个名字也被各个国家所熟知。所以,直到现在俄罗斯人仍然称中国人为“契丹人”,称中国为“契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