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区是城市空间中最活跃的因子之一。后疫情时代,商业街区也已经成为消费者一个选择频率极高的去处,项目具有的复合功能可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街区也走向了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创意型的消费场所转型。本文为南京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副总经理蔡雷民先生于9月28日在“南京商业地产会客厅-商业街区场景创新力研讨会”的发言,特作整理,以供行业参考。

蔡雷民 | 南京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副总经理

我给分享的内容起了个标题,叫《锦灰堆》,“锦灰堆”相传是元代画家钱选,在一次醉酒后兴起,将当天散落在饭桌上的下酒菜吃剩残物,如蟹脚、蚌壳、莲房、鸡翎、鱼刺等,信手绘制成一幅横卷,并挥笔题款《锦灰堆》。

我是77年出生的,今年45岁整。人们常说四十不惑,中国的现代商业从改革开放以来,也是40年了,也到了四十不惑的年龄了。我今天分享的很多内容,就像PPT上的碎纸片图片一样,这个碎纸片就叫锦灰堆。所以我给大家分享的就是几个片段:

▲何为锦灰堆,图片来源:宣讲PPT

2007:我在阿里的经历

到了40岁,我们积累的经验太多了,我们积累的方法太多了,我们积累的知识太多了,在这个太多的知识和基础上,我们很容易进入一个隧道视野,所以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惑。

一开始做历史文化街区的时候,我在思考盒子和街区到底有什么区别?做专业市场的往往是行业的人,做产业特色小镇的往往是政府的人,做盒子的往往是做百货商业的人,而中国做商业街区的人往往都是做盒子的人,很多我们现在做街区策划招商运营的基因也脱胎于此。所以我们要特别警惕一个事,就是用昨天的经验来决定明天的对错。如果说什么是最不重要的事情,实际上就是经验,但是到2022年的当下,我们发现技术改变了我们对所有一切的认知。

在这里我们增加一个楔子,是阿里巴巴的故事,也是我个人的故事,2007年12月我在阿里巴巴进修实习了一段时间。PPT上这个人可能很多人面熟,但是不一定认识他,他就是陆兆禧,花名铁木真,我是他的见习助理,在那个期间很多事颠覆了我的整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07年,那时手机只能用来发短信,只能用来打电话,但当时阿里就提出了手机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项目负责人花名周伯通;2007年,他们已经开始做大数据用户分析技术,分析用户的个性、给用户贴上标签、给用户画像;同年,阿里的团队提出了眼球轨迹捕捉技术,把用户浏览手机、电脑的信息捕捉出来,再把互联网的相关信息集中起来,向用户推送定制信息。这是2007年!

▲蔡雷民在阿里巴巴,图片来源:宣讲PPT

2007年,40大盗呼喊着“芝麻开门”打开未来场景的大门,今天大家看2007年提出的这些场景在15年后的当下通通实现,所以说技术改变了场景。

2007年,阿里的团队还提出了消费场景的3个预言:拎着走的,注定要被干掉;坐下来的,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只有躺着的才是未来。第一个很好理解,拎着走就是超市、零售业态,是拿着购物袋到处走的,即为商品流通,这样一定会被淘宝电商干掉;坐下来的要插上互联网,当时有大众点评、口碑网,美团还未出现,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些消费类业态要和互联网对接。那什么是躺着呢?当时我理解:躺着的不就是医院、美容之类的吗?我现在的理解:躺着的就是消费场景,我要在这里重点强调:躺着的就是场景,这里的场景不是背景、不是布景、不是环境、不是美陈、不是霓虹灯。我个人给场景下个定义:5W1H+2个E,5W1H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人、时间、地点、因为什么、以什么方式、干什么事;2个E是什么?一个是Emotion(情感),还有一个是E-Internet(互联网)。5W1H加上2个E就是场景,就是我今天讲的场景,而这个场景的主角是消费者(WHO),而这里的场景是有情感、有技术的。

真情流露,是对场景的最高致敬

场景就是个讲故事的地方,场景这个词来源于我们拍电影的布景,是演员演戏的地方,演员要在这个环境中演好戏、讲好一个故事,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面讲什么样的故事,在盒子里面讲盒子的故事,在街区讲街区的故事,在写字楼讲写字楼的故事,在现代商业体里面讲现代商业体的故事,在新街口讲新街口的故事,在夫子庙讲夫子庙的故事,在熙南里讲熙南里的故事——所以我认为场景就是在合适的地方讲合适的故事。

那么,什么是好的场景?——就是演员有沉浸感,有发生故事的冲动。这里的演员就是消费者,熙南里“白天鲜花满地,晚上流光溢彩”,这不是场景,这只是环境,只是构造出的一个讲故事的氛围。那场景是什么?是“看看夫子庙,逛逛老门东,相约熙南里”:夫子庙是外地人来南京必打卡的景点,一年有几千万游客会来南京看看天下文枢长什么样子,他们也会去逛逛老门东。老门东的整个巷风格对称统一,开街十年多,绿植生长得枝繁叶茂,街巷窄、沉浸感很好,游客在里面拍起照片特别漂亮,所以很多年轻人闲暇时就会约上三五好友去逛逛,穿上汉服拍照打卡。消费者相约熙南里,是和客户去谈判、是与朋友去约会、是与闺蜜去聊天、是与伙伴去头脑风暴,是目的性很强的。

场景最重要的是求真务实,什么样的场景才叫求真务实?我个人曾经有一个偏见,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感觉不错的业态,它复刻了很多七八十年代的场景,我一直很怀疑这个业态能不能构建起来一个完整的消费场景,它在很多情况下只是一个打卡的地方,这些业态可能会触动当地70年代80年代生人的情感,90后00后可能会觉得“哎呀我爸爸妈妈那个时候是这样”,但到底能不能够打动他们的内心,我真的不知道,可能是可以。我的感觉是场景不只是美陈、场景不只是打卡、场景也不只是设计,“感觉来了”才叫场景,什么叫感觉来了?方便演戏的人入戏的场景才是好场景,让消费者入戏、心动、沉浸的才是场景!所以我还有个偏见,真情流露,才是对场景最高致敬!

▲熙南里街区鸟瞰图,图片来源:网络

文化是场景的灵魂

讲好有文化的故事,构建有文化的场景。就像刚才讲夫子庙、老门东、熙南里,外表长得差不多,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那么,让我们解构一下“文化”,“文”源起于“纹身”,甲骨文的“文”像一个站立的有纹身的人,纹身是干嘛?图腾崇拜,种族标识,这就叫“文”。“文”是拿来包装美化的,是要好看的,文过饰非,图文并茂,鱼质龙文,花纹、纹理、要好看,所以“文”首先要好看。“化”是变化、生成和造化。教化,通过教育使风俗、人心发生变化;造化,从无到有、创造万物;传化,将某种事物进行普遍推广,所以文化这个“化”才是核心,甲骨文的“化”是两个颠倒的人,意思是从生到死,这就是“化”。如果“文”只有“文”,没有从生到死,这个“文”是花里胡哨的,是没有价值的,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所有的文化,其实要落在“化”上,落在商业上,落在产业上,落在民生上,落在城市上,否则只是就文化谈文化,文化就没有了核心价值。

我曾接触过时尚产业,行业里有个橙子的故事:在一个世界级的流行趋势论坛上,某总裁从兜里拿出一个橙子,对另外一位总裁说,明年将流行橙色,两人相视一笑,于是第二年的流行色就这样确定了。明年流行橙色,明年全产业链生产内容就是橙色,你在产业链下游是没有话语权的。橙子的故事其核心就是——只有你掌握了文化的话语权,你才能掌握场景的话语权。

我们现在经常谈首店,往往国际的、连锁的品牌才能进入首店的名单,但在熙南里鱼龙巷,有的品牌在这里开了第一家店之后在全国开了300家店,有的品牌在这里开了第一家店后在南京接连开了6家店,还有两个品牌在这里开店之后全部过A轮了。熙南里就是要培育这样的土壤,鱼龙巷——从鱼化龙,把一些本土文化浸润进去,让鱼龙巷成为本土小微小企业的品牌孵化器。

▲熙南里鱼龙巷街区,图片来源:网络

再说一个场景。中国人以前是不喝干红、只喝甜葡萄酒的,但西方酒商硬生生创造一个干红葡萄酒的消费场景,告诉消费者——你喝中国白酒就是土,喝中国白酒就是有害身体,喝中国白酒就是油腻老男人,喝中国甜葡萄酒就是农村土妞,喝进口干红就是浪漫,爱情,优雅就是白富美和高富帅,这就是产品给消费者赋予的场景:给了你一个旧世界,也给了你一个新世界,让你觉得自己的世界老土了,中国白酒老土了,甜葡萄酒老乡村了,干红老浪漫了,老爱情了,老现代了,老时尚了,这就是围绕着产品给你塑造的场景。

所以说,占据文化与信仰高点,才是文化的缘起和自信,我们做历史文化街区的,我们的文化话语权、街区的自我话语权非常重要。

历史文化街区怎么平衡“传统味”和“时尚范”?

很多历史文化街区在对传统的理解上,就认为一定要放非遗、放老字号、放老豆腐、放老作坊,仿佛不老不文化。恰恰相反,我们一直认为,熙南里是一个时光建筑,城市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是生长的,每个阶段都能代表它。《南都繁会图》中明朝的南京城繁华昌盛,所以有人认为熙南里的建筑人文都要按明朝来做,这是不对的,从晚清到民国,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从现在到未来,都是南京,2022年是南京,1368年也是南京,所以在街区里边,我们的文化要足够的自信,要基于文化的核心价值塑造文化场景。

既然提炼出了核心价值,所有的这些场景都要围绕文化的核心价值来做。场景的文化核心价值应该成为一个场景一切活动策划的源起和中心,熙南里策划活动有个原则,首先要符合街区,不是街区符合这个活动。很多的街区今天搞这个活动,明天搞那个活动,活动的文化品味主题调性可能不一样,那么就丧失了文化的主体性,所以熙南里一切活动一定要围绕自身文化核心去做,所以就有了笪桥灯市、有了南京汉服节,不仅有传统,还有时尚,不仅有喝白酒的商务人士,还有喝威士忌、红酒、啤酒的年轻人。

熙南里做了一个系列活动叫《评事街-大咖开讲》,给我们很大的赋能,帮我们定位、挖掘、整理、提升。比如对笪桥灯市的论证,笪桥灯市是自古就有的,但是是元宵笪桥灯市,不是中秋节笪桥灯市。当然,中国中秋节的确有灯市,所以我们通过《评事街-大咖开讲》请民俗专家论证中秋节做笪桥灯市,把笪桥灯市从元宵节搬到中秋节,是时空的创新,场景的创新,这就是创新力。因为中秋节的笪桥灯市,熙南里深入建设成为南京唯一的中秋节日基地。同时也给街区带来极大的曝光量,今年整个三季度被各种媒体报道,笪桥灯市已经成为南京一张新的城市名片,这样的文化赋能是非常重要的。

▲熙南里街区笪桥灯市,图片来源:南京旅游集团

场景的定力

讲好故事要创新,更要定力。因为街区的多元空间,可讲的故事多,很多做策划运营的同仁都会有个观点,去年做过的事情今年不要做,再做显得多没水平。错!创新是天使也是魔鬼,如果反复过度追求创新,反而会丧失核心价值,所以在熙南里街区有第一届笪桥灯市、第二届笪桥灯市、第三届笪桥灯市,有第一届汉服节,就有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企划部给我报的所有方案,我只问一条,明年还能不能做,明年不能做就不要做,这就是我的观点,要做能沉淀的,所以讲故事、讲场景、讲创新,还要有定力,场景力是场景的一种积累优势,要一脉相承。

场景的细节

场景要有吸引力,始于颜值,迷于气质,忠于内涵。“白天鲜花满地,晚上流光溢彩”,所有的场景讲到最后得让人着迷,得漂亮。当然各个层次的审美不一样,但我觉得人的基本审美还是相同的,所以一个好的场景要有吸引力,而成功的场景都是“细节控”。可以骄傲地说,熙南里的每棵树脑袋朝哪里歪,我们都是想好的,未来是要成景的,哪条街种哪种树,哪个月开哪种花,也都是规划好的。笪桥灯市的灯笼,我们尝试换了无数个,来确定主巷该是什么风格、辅巷该是什么风格、鱼龙巷该是什么风格,这就是细节控。

场景的集聚效应

场景的集聚效应,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我认为所有的场景最核心的是商家,熙南里对商家有最大的宽容,也有最严格的管理。什么是最大的宽容?比如在门店设计上,我们从不要求做统一材质、统一灯箱、统一字体,因为商家才是内容、才是产品、才是价值、才是NPC,场景的所有核心价值都是由商家来提供的。如果每一家的颜值都能控制在85分以上,街区整体的颜值就会很高。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其实就六个字:街美,商美,人美。街区漂亮,街区的商户漂亮,来的人就漂亮,效应就好。

场景的传播力

我特意找了这张照片,一个古装美女拿了手机自拍,然后在主流媒体上被传播。实际上,这张照片本身有很多内容:主流媒体、自媒体、传统服饰、现代科技······我们需要去关注每一个人的传播力,人人都是自媒体,每个人都可以对世界呐喊。打卡不再是简单的因为有个霓虹灯所以打卡,有一个奇怪的装置所以打卡,打卡一定是引起消费者的感受,引起消费者的触动,有互动就有场景。

▲南京日报报道熙南里街区汉服节,图片来源:宣讲PPT

场景的品牌力

场景要有品牌力,要重复重复再重复。现在我有一个习惯,看到歪的垃圾桶都想扶一下,实际上街区比MALL难管多得多,因为MALL很多的状态都是标准化的,而街区只要今天一个不注意,墙角后面多丢个垃圾,一星期以后那地方就是个垃圾堆;一个不注意,角落里就能多个违建,变成私家储物空间。每天不停地在街区里面走,这已经成为我的必修课。所以场景的品牌力是一点一点做出来的,润物细无声,场景源于细节,用匠心和时间沉淀出来的,才是最高级的场景。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未来已来,将至已至,给自己点个赞,牛还是要吹的,万一实现了呢?

文章来源:《南京商业地产月报》,更多内容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