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锡锦是土生土长的钧瓷艺人,更是知名的钧瓷学者。 1949年,19岁的苗锡锦走进刚刚组建的人民工厂(地方国营瓷厂),开始自己的陶瓷生涯。50多年来,他见证了钧瓷从恢复、发展到繁荣的整个过程,仅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出产的钧瓷标本就达上万种,几乎能列出一张钧瓷编年史。1999年,苗锡锦主编的《钧瓷志》(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我国第一部钧瓷志书、首部钧瓷历史的专业文献,填补了国内五大名瓷志书的空白。2012年,82岁高龄的苗锡锦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苗长强共同出版了《中国钧窑考》(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对钧瓷始于唐盛于宋的缘由、唐钧釉的本质与宋钧釉的关系、神垕镇的命名、神垕卢氏与钧窑等问题,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著名陶瓷专家耿宝昌对父子二人执着投入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长期以来,他以瓷为骨,以钧为魂,以钧瓷文化传播为己任,成为钧瓷历史文化的守望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语有云:“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如今民间又有新的谚语:“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故而收藏几件钧瓷,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事。

但有位老者,家里却藏有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出产的钧瓷标本,细数下来,几乎就能列出一张钧瓷编年史来。他便是苗锡锦。

苗锡锦家住河南省禹州市神后镇,这地方是中国钧瓷的故乡。神垕镇与其它地方相比差异不大,山野、房屋、炊烟以及朴实的乡民。人们辛勤地劳作、生活。

唯有差异的是,这里的制瓷资源丰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唐、宋以来。即在此取土造瓷,历?-千年,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

俗话说:“货出地道”,在郑州筹资办厂试烧钧瓷的均以失败告终。故有人赞:“神垕钧瓷好,黄土变成宝。”

苗锡锦是神垕镇上土生土长的钧瓷艺人,他自1949年开始就从事钧窑的研究工作,所以跟钧瓷相关的任何一件事都难逃他的法眼。

曾有位外国朋友到苗锡锦家参观钧瓷片,边看边用相机拍照,当他看到苗老爷子收藏的宋代官窑瓷片后,一把把相机从脖子上摘下来,递到苗锡锦手里,想要换那块瓷片

“我当然没给他,”苗锡锦坚定地说,“他也知道我会拒绝……”这些瓷片在他眼中有更重要的意义。

苗锡锦曾经-考察过当地历史,发现元朝之前没有人的先祖曾定居于神垕镇,由此可见,钧瓷失落的有多么彻底。

自宋徽宗始,很长一段时间里,在钧瓷的发源地神垕镇,窑口星罗棋布。然而靖康之耻后,随着宋室的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生产也随之萎缩。

到了金元时代,神垕民间仍然坚持烧制钧瓷,但质量已经-严重下降,无论是造型还是釉色都无法与宋代钧瓷媲美。元末明初,因战乱、灾荒和制瓷中心的南移,钧窑生产日渐衰退,钧瓷艺人或逃或亡,烧制技艺也渐渐失传。

明朝万历三年,因钧瓷忌神宗皇帝朱翊钧“圣讳”,被勒令停产。此后300年间,钧瓷生产销声匿迹,直到清朝末年。

而苗锡锦手中的瓷片,就成了***的史实。就凭借这些瓷片,可见他为修正钧瓷的历史地位出了很多力。

正是神垕镇历史变迁,相关钧瓷文献鲜见、出土也少,官窑钧瓷的断代问题频受外国专家的怀疑,认为是宋后的器物,这种怀疑影响了钧瓷的经济价值。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苗锡锦带着瓷片去北京、天津,找专家分析,用现代仪器科考,得出钧瓷“始于唐、兴于宋”的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烧制的艰辛

烧制钧瓷是件苦差事,苗锡锦什么活都干过,譬如拉胚——“这个活很难干,关键是要控制重心。”他一边说着,一边坐在沙发上用两个胳膊比划,“还有出窑,呆着棉手套、穿着棉衣,有时候还要在棉衣上洒上水,从窑里出来的时候浑身都在冒烟。”

在历史文献中,关于钧瓷的烧制过程有这样一个说法:“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其中细微节尚不能尽也。”足见其苛刻。

钧瓷御窑的性质决定了它在工艺上必须追求品质,而不计算成本。尽管如此,苗锡锦对于恢复钧瓷生产还是信心十足。

“许多瓷种都是一次上釉、一次烧成,钧瓷则是多次施釉,两次烧成。”苗锡锦说很多人?-来烧出来的钧瓷没有味道,找他来询问,发现是少了几道工序。

钧窑是火的艺术,有谚语道:“生在成型,死活看烧成。”

经-过成型、素烧、上釉后的素坯装进了窑炉,开始了“候火如候情雨,望陶如望黍垛”的过程,在没有现代测温仪器的古代,窑工们就是透过观察孔,观察火焰的颜色,来判断窑炉的温度和气氛。

苗锡锦说,其他瓷种,做什么样儿,成什么样儿,窑工一住火,就回家休息了,而钧瓷不同,这个过程很艰苦,但少一项也不行。

一把泥的活儿

在很久以前,人们描写神垕镇常喜欢用“十里窑火,蔚为壮观”,现在这种盛景已经重现,神垕镇上的人家几乎都会烧制钧瓷,经-济收入可观;与钧瓷有关的公司、工厂一家一户地开着,而如今苗锡锦亲手烧制的“苗家钧窑”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苗锡锦烧钧瓷为的是搞研究,对此,他正色道:“钧瓷,这一把泥的活儿并不简单。我研究它的目的是为了‘人亡艺不亡’。”

他于1949年开始着手钧瓷艺术研究,用他的话来说:“这几十年来,山山水水跑遍了,到处挖瓷片。”而现在他积攒了一万多片瓷片,这成了恢复钧窑工艺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在他的家里,从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出产的钧瓷标本一应俱全,全国各地钧窑遗址、特别是河南省禹州市一百六十多个窑址上的标本更是完整无缺。

这些珍贵的资料令外国专家求之若渴,但苗锡锦两手一摊,微笑着说:“这些都属于中华民族,并非我的私有财产。”

苗锡锦埋头于这些古旧钧瓷资料之间,千百遍烧制各种钧瓷以求研究新的成果。他经-过反复考查论证,把钧瓷始于唐代的历史向前推了200多年。由他独立撰写的《钧瓷志》一书填补了我国钧窑历史的空白,然而,这位老先生依然沉醉于“一把泥的活儿”中。

“钧瓷的绝妙之处就在于这种难以让人预示的窑变,就是以‘钧瓷成对入窑,窑变无双出炉’的艺术境界给人无穷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