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姓氏历史源远流长,近些年来,人们开始热衷于"寻根问祖",追寻、探源自己姓氏的起源及各代族谱,深挖自身姓氏的文化渊源。

姓氏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因此,姓氏并不仅仅是一个称呼,它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人的姓氏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母系氏族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考证,中国上古时期有八大姓氏:姬、姜、姒、赢、妘、妫、姚、姞,五千年来,这八个姓氏的宗族不断地繁衍、交融,绵延发展成为了今天的姓氏文化。所以,百家姓中大多数姓氏都是从这八个姓氏演变而来的。那我们就来看看,都有哪些姓氏来自于这八大姓,你的姓氏祖先又是谁呢?

姓氏的起源

人类最初是没有姓氏的。“姓氏”是由“姓”和“氏”两部分组成,是族号、宗号的意思。

姓的出现早于氏。姓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传说伏羲和女娲兄妹结合生下了后代,并赐予他们不同的姓。第二种说法是上古姓氏来源于部落图腾的演化。原始社会不同部落为了区别其他部落,就用部落的图腾作为自己部落氏族的族名,后来族名逐渐演化为该氏族的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甲骨文中“姓”写成“生”,在金文中“姓”写成“人”加“生”,后来才渐渐写作“姓”。“姓”由“女”和“生”两个字组成,《国语·周语》里说:“姓者,生也。”也就是说,“姓”与人的出生有关。所以中华古姓大多与女性有关,我们看到上古时期这八个姓氏,它们的偏旁都是“女”字,从这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姓”最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姓、氏在今天是同一个意思,但在先秦以前,“姓”与“氏”是不同的概念。姓是氏族的名称,氏是姓的分支,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称,它的出现晚于“姓”,出现于父系社会时期。甲骨文中“氏”形似“示”,历史学家认为,“示”是指供奉在祖庙里的牌位。所以,同“氏”的人有相同的祖先。“氏”又称为“宗”,“宗”从字形上看,指的在一个屋檐下供奉同样的祖先的人。姓氏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古八大姓氏

上古姓氏中的姬姓来源于中华始祖黄帝,因为黄帝在姬水边长大,因此姓“姬”。汉族人自称“炎黄子孙”,认为黄帝是华夏民族的祖先,因此,姬姓被称为“万姓之祖”。

我们今天的很多姓氏来自于“姬”姓,比如“张”、“杨”、“曹”、“魏”、“孔”等。

姓张的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常常说"弓长张",其实,张姓的祖先正是黄帝的孙子、古代弓箭的发明者——挥。使用弓箭的时候,必须先用力把弓张开,所以挥的后代有的姓弓,有的姓张。

杨姓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的后裔,是黄帝的子孙。周幽王被封为杨侯,后来杨国被晋国灭掉,杨国的人逃亡后以国名为姓。杨氏在历史上出过不少知名人物,比如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姓源自于炎帝,因炎帝生于姜水之地,于是取“姜”为姓。后来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炎帝的很多后代改了姓氏。在春秋战国时期,炎帝的后裔姜子牙,创建了齐国,因治四岳有功,他的子孙后代世袭齐国国君,历经29代。后来齐国被田和灭掉,他的子孙后代有人以姓“齐”,也有人姓“姜”。

姒姓源自夏朝的开国国君大禹。现在姓“姒”的人非常少,他们主要负责世代守护大禹的陵寝。而由姒姓分支出的姓氏,有谭、夏、廖、曾等。

谭姓源自春秋时代的谭国。谭氏家族的祖先,原本是夏禹的姒姓后裔,后来被封谭国,世袭爵位。但是由于国力衰弱,被齐国吞并。谭国国君逃到莒国避难,而未逃走的人为了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以国名“谭”字为姓,世代繁衍生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赢姓来自于三皇五帝之一的少昊,因他出生在瀛水,故而取“赢”为姓。

少昊赐“赢”姓给他的部下伯益,并将秦国分封给伯益的后裔们。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赢”成为了国姓。今天的徐、江、秦、赵、黄、马、梁等姓氏是赢姓的后代。

“妘”姓源自于火神祝融。最早是在西周的青铜器上发现了“妘”字,后来演变成今天的八个姓氏,分别是彭、芈、斟、妘等。

黄帝轩辕氏的孙子颛顼,有重黎和吴回两兄弟先后当了"祝融",就是专门掌管祭火及用火的官。吴回的三儿子叫彭祖,活到了800岁,他的封地在大彭,所以他的后代就以地名“彭”作为自己的姓氏世代相传下去。

“妫”姓源于舜,因舜生活在妫河边而得此姓。由“妫”演变而来的姓氏有陈、田、王、陆等。

“陈”最初是一个地方,周武王把它分封给了舜的后裔妫满。后来,妫满的十世孙妫完去了齐国,陈国的人开始用"陈"作为姓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姓来源于舜,传说舜生在姚墟,他的子孙便以地名为氏,称为姚氏。因为舜还姓妫,因此姚姓也出自妫姓。经来演变后今天有虞、胡、孙、车等姓氏。

“姞”姓来源于黄帝之子伯儵,黄帝赐他“姞”姓,又封他“燕”国。“姞”姓后来发展有燕、杨、蔡、尹姓等。

中华姓氏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纽带,普及姓氏知识是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