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圣哲》

鲍鹏山 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诸子百家的思想经过炎黄子孙的代代传承已经深入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华文明的传统基因,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惯例和社会行为法则。只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蕴藏在汗牛充栋的古籍之中,今人很难全面深入地通读和领会先秦时期的古文,影响了其传播范围。而鲍鹏山的《寂寞圣哲》(商务印书馆出版)以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俯仰张合的思想力量,带领读者穿越千年历史,去感受先秦诸子的悲欣,触摸圣贤的寂寞。正如贾平凹所评价的:“这本书使圣贤庸行,大人小心,使我们不知不觉而知觉。”

该书以老子开篇,以韩非子结束,基本按照人物生活的时代将儒、道、法家等代表性人物做了介绍。

老子大概是有史以来最早也是最有名的哲人,他的思想底色是人类的行为举止应该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这就是“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老子的《道德经》只有5000字,重点是讲他治国理政和为人处世的原则。老子崇尚“无为”,对于个人来说,顺应时势、环境、条件,不受欲望驱使强力而为,是一种人生大智慧。但是这种消极做法却并不适用于国家治理,他在这方面的很多观点是不合时宜的。老子所处的是一个生产力发展非常原始落后的小国寡民时代,社会结构也没有这么复杂。实际上,社会现象远比自然现象丰富,需要更复杂的社会机制,这远不是老子推崇的“道”所能涵盖的,他的历史未来观失之于褊狭。

中西文化尽管在表层上有明显差异,但在人类共同体这一人性本质层面上,东西方哲学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我们有必要把这些共同点找出来,从本国历史演进的角度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由来。

比如孔子的哲学核心是“仁”。孔子回答弟子“仁”是什么,提到过“克己”和“爱人”,作者指出前者是“忠”,是自律;后者是“恕”,是仁慈,是宽容。这和西方思想家亚当·斯密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斯密提出人应“自爱”,就包括了自我约束的要求,而人与人之间的共情会引发人们做出仁慈行为。孔子作为儒门创始人,“忠恕”是其理论基本组成部分,后代儒家的区别只是在这两方面侧重有所不同,比如朱子理学更强调“忠”而“恕”有不足。“亚圣”孟子推进了一大步,将孔子的“仁”发展到“义”。所谓“义”就是“合宜”,即个人行为要符合当时的社会伦理规范,这也是斯密的社会理论的核心观点。当内心欲求和“义”发生矛盾时,要克制自己服从义”。儒家“忠”“恕”“义”合在一起,与当代西方伦理讲究自律,行为合宜(正义之举),推崇仁慈待人是一致的。中西哲理在这里汇聚,这不应被视为一个巧合。

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是一种融合的哲学理念塑造的社会,和以正面教化为主,辅以法治的国家形态,这是圣哲智慧之根孕育出的东方文明之果。

作者:郑 磊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