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口村亦属音坑乡,位于马金溪支流中村溪畔,紧邻205国道,据路遇村民介绍,村里有叶、徐两姓族人聚居,上为叶,下为徐。未待细问,依我理解,似应是依溪流自西向东方向,西部上游聚落为叶氏,东部下游聚落为徐氏

因系一路开车过来,没留意河道,找到牌坊时已至村中,后见牌坊是叶家的,显然这一带应该就是老乡所说的上村。

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保存状态较杨家詹氏贞节坊显高一筹,没有明显后补现象,大到柱枋月梁,小到鸱吻宝瓶,原构谐调统一的风格、色泽和包浆,看上去非常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至少说明,汶川口叶氏家族宗亲文化的聚合力,始终未曾衰减过,即便是在那个被称之为浩劫的年代,严格的族规家训,依然给族人以相当的约束,给外人以足够的威慑,从而使得未曾有人敢在这座牌坊头上动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这座牌坊胜在比例匀称,造型大方,虽雕刻比较简洁,花枋亦无工,但又何尝不是一种“简洁美”。

明间大字板镌“敕建叶学杰之妻杨氏节孝坊”十二字,两端上下款小字分别为“大清道光乙巳”与“冬月谷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光乙巳即道光二十五年,亦即公元184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显异于常例的,是刻有“恩荣”二字的“圣旨牌”,形制与通常所见中规中矩的长方形匾额状不同,连同左右纹饰,整体呈“瓶”形,极为少见。且石质色泽、包浆皆有异于其它构件,拿不准是后补之作,还是当初工匠的艺术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牌坊背倚山丘,面朝大路,左右与民居毗邻。寻访时太阳已近落山,所处位置呈散射光,比较适合拍照,总之是当天寻访比较满意的收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访于2017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