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网都在问:张珊珊是谁?这也引起我的好奇,于是,就想根据公开资料,看看这个张珊珊到底是谁。

01.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张珊珊?

张珊珊这个名字最开始引起网友好奇,是因为兰州的一则通报。

11月24日,疫情中的甘肃兰州,一家第三方核酸核检测机构因为谎报市民核酸结果备受关注。11月25日,兰州通报,将严肃处罚涉事核酸检测公司。这次谎报核酸检测结果的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股权穿透发现,这家公司由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控制,而背后的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有媒体评价此公司——靠“疫情红利”迅速扩张,在市场席卷全国的同时到处“顶风作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此,张珊珊这个名字引起网友注意,同时发现,这个名字与多个名为“核子”的公司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开始有人问:为什么哪里有她的公司,哪里就有疫情。 ​而且是刚注册没几天,就全员检测。

02.张珊珊背后的核子什么背景?

其实,张珊珊是谁并不重要,而且,其所在“核子系”的占股比例也很低,同时,只是担任监事,监事,在一般非上市公司的民营企业里,监事大多是挂名不管事的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张珊珊有关的这些公司,都与一个名字有关——张核子,而且,有网友发现,两个人的名字放一起就是“核珊”,谐音“核酸”!

于是,很多人开始质疑:张核子是真名吗?

资料显示,张核子确实是真名,他还有两个兄弟,在他们没出生前,名字就定了:核子、电子、原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3月,核子基因创始人湖南永州籍张核子在央视《超越》栏目的访谈中,谈到其兄弟三人分别叫张核子、张电子和张原子。他的父亲是一个数理化全教的中学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这个节目中公开透露的信息,核子基因董事长张核子,1990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第一批dna鉴定研究生,在大学期间创办中小学生培训中心,毕业后,深圳市公安局以高新技术人才引进深圳市公安局工作,筹办中国最早的dna鉴定中心。后离开公安局自主创业,成立深圳市红石别墅装饰公司,十余年的经营,实现了初步的原始积累,于2012年成立深圳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全国最大的基因检测销售平台,为全国的老百姓提供疾病治疗和疾病预防的专业基因检测公司

张核子自我介绍称,他本科是学医学的,研究生又学遗传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至于另外一个股东巴颖,有迹可循的就是,根据公众号“中国医科大学校友会”消息,“核子基因集团由中国医科大学1989级(75期)校友巴颖和1990级(76期)校友张核子共同创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虽然有网友质疑“核子系”企业背景,但目前没有任何线索证明这个企业集团的特殊背景。

03.“核子系”企业到底哪里不对劲?

@紫竹商业评论 主张,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不去阴谋论,但是,从企业经营管理和商业模式的角度看,“核子系”有没有反常的地方呢?确实有。

​@紫竹商业评论 整理了几个不合理的地方:

(1)注册资金问题。

虽说我国工商管理制度已经规定,企业注册资金可以选择实缴和认缴,但是,作为承担公共卫生事业的企业,完全认缴而没有实缴,那就可以简单理解为——没有任何抵押金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违法违规。

除了被兰州市卫健委通报,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工作人员误将个别核酸检测异常人员名单信息录入阴性人员信息包中上传至工作系统,使个别待转运人员健康码显示核酸检测阴性之外,“核子系”还曾出现过郑州奥特曼事件——虽然之后有说是技术员忘了删数据库,但是懂点技术的人都认为,系统已经上线这么久了,这个数据库在11月份还在多次上传测试数据有什么意义?数据的生成时间一般默认是本地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白了,没有实缴注册资金,没有压力,全凭企业股东、经营管理者的道德良心,这在公共卫生领域,合理吗?

企业注册资金,不仅是企业实力的象征,也是一个企业能承担多大风险的一个“担保”,涉及公共事业领域的企业,这样认缴资金的企业,怎么能让人放心?

(2)承担核酸项目参与招投标吗?

随着各地疫情突然暴发,“核子系”承担了越来越多城市的核酸检测项目,可是,这些项目是否需要招投标?“核子系”都是中标拿到的项目吗?

不知是不是​ 信息检索水平问题,目前并没有查到相关招投标信息以及“核子系”核酸企业中标信息,而且,招投标有个过程,刚成立的企业怎么可能准备足够的投标资料,关键是,新企业,怎么会中标公共卫生领域的招投标项目?

比如,成立于2022年11月22日的西宁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认缴资金1000万,无实缴信息,参保人数为0,老百姓通俗称为空壳公司、皮包公司,能否中标或者被采购承担公共卫生领域的核酸检测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核酸检测人员是否应该有资格实名上岗?

因为近期出现了几起百姓质疑核酸采集企业的大白,自身不实名、不严格按照国家防疫政策按时核酸等等事件,虽然有些最后证明有误会,但是,毕竟有着近些年诈骗事件频发的教训,下一步,要防止骗子冒充核酸项目工作人员、借大白服掩护真实面目、欺诈群众的事发生,要想长期和病毒做斗争,像“核子系”这样的商业化机构,核酸工作人员是否应该持证、实名上岗,供群众查验,以防止诈骗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