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
摘要:黑旗军是清朝末年的一支地方武装,最初是反清力量,后来参加过抗法、抗日的斗争,还曾经取得过击毙法军安邺上尉和李维业上校的战绩,那么这样一支纵横十多年,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黑旗军,真实的战斗力究竟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号原来关联公众号“老周的深度君事”被永久封冻,现已开新公众号“老周深度君事28”,敬请继续关注支持】
黑旗军是清朝末年的一支地方武装,最初是反清力量,后来参加过抗法、抗日的斗争,还曾经取得过击毙法军安邺上尉和李维业上校的战绩,那么这样一支纵横十多年,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黑旗军,真实的战斗力究竟如何?
知道黑旗军的人不多,这是中国19世纪末的一支地方武装,以七星黑旗为战旗,因以得名。最初是在太平天国期间,活动于中国广东、广西与越南边境的一支农民起义军。1851年,刘永福参加广西农民起义, 1865年率部加入以吴亚忠为首的天地会起义军。在归顺州(今靖西县内)安德北帝庙前举行祭旗仪式,以七星黑旗为军旗,因此被称为黑旗军。
黑旗军的基本成员是贫苦农民,多是归顺、龙州、上思、宁明和钦廉地区的百姓。初创时有200多人,起义失败后,“源己绝为了“另觅生机” ,找个立足之地,众人决定不一。最后刘永福于1865年率部从广西的波斗进入越南的安礼好、高平好, 再经左大州到六安州,接着又以中越边境的保胜,并以保胜到河阳一带为根据地, 活动于越南北部。
在中法战争中黑旗军多次取得胜利,刘永福还被越南国王授予三宣副提督之职。他率领黑旗军协同清军老将冯子材的部队,取得了打死法军千余人的镇南关大捷。
1885年刘永福率三千黑旗军由越南回国后,历任南澳、石褐总兵将近十载,但备受压制,郁郁不得志。黑旗军经过濒年裁减,只剩下三四百名老兵,战将也大多离去,这支英雄的劲旅逐渐凋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台湾孤危,清政府就把黑旗军这支“异端”军队调赴台湾。当年七月廿六日刘永福奉命渡海开赴台湾,出发前他要求闽、粤总督准许他回粤西、桂南招集旧部,重建黑旗军,但遭到拒绝。他沉痛地说:“当此之时,既无粮钠,何能招军?言至于此,不禁痛哭!此皆福平日有统军之名,无统军之实。”刘永福尽管困难重重,万分悲愤,但他为了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救台心切,立即就地补足四营人,再招了两营人马,于八月一日成军,九月二日在汕头乘轮船前往台湾。
台湾巡抚邵友濂、蕃司唐景崧忌惮刘永福,调黑旗军驻防台南穷荒之地。1895年初,邵友廉调回湖南,唐景崧升任台湾巡抚,刘永福建议合力守卫台北冲要之地,唐管政务,刘管军事,但遭到唐景崧拒绝。在籍工部主事丘逢甲是粤东嘉应州人,刘永福的先祖是嘉应州人。他们主张相同,加上同乡之谊,关系甚笃,丘逢甲极力斡旋,仍不能阻止唐、刘分军,台湾抗战因而种下祸根。
1895年4月, 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清朝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5月29日,日军在澳底登陆,刘永福率黑旗军抗击日军,爆发乙未战争。
黑旗军与日军血战近五个月,本来就众寡悬殊,清朝也断绝援台,黑旗军伤亡大半,被迫逐渐退至台南。
1895年10月,日军三路夹攻台南。刘永福率抗日义军。枵腹抗战,重创敌军。但因城内饷械俱绝,抗日义军不能再战,纷纷溃散,台南陷落,刘永福潜回大陆,从漳州到广州,一路上受到当地官民的热情迎送。
1915年,袁世凯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国权丧失。刘永福闻讯,通电力争,并请任征战。但壮志未酬,积郁成疾,于1917年1月因病逝世,终年八十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旗军前期主要是反清武装斗争。1867年清军的进攻迫使黑旗军退到保胜(今越南老街)。后在抗击法国侵略越南(中法战争)的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不过事实上黑旗军的战斗力并没有宣传的那般强悍。
第一次纸桥伏击战其实可以算是一场以多欺少的围殴,因为战斗发生得实在仓促,导致许多法军官兵当时因为休假而并不在应有的岗位上,所以安邺上尉及其副手巴尼中尉只来得及召集到二十名士兵出河内城迎战,而刘永福麾下的黑旗军却有一千多人。
战斗一打响安邺临时招募的上百名越南雇佣兵就逃散的一干二净,因此真正的战斗只发生在二十余名法国人和千余名中国人之间,不赢实在是没有天理,但是即便是这样,千余黑旗军除了在打死了安邺上尉和巴尼中尉外,也只打死了三名法军士兵,剩下的十七人还能逃回河内,组织剩下的越南雇佣军守城抵抗,让缺乏重武器没有攻城能力的黑旗军望城兴叹。虽然刘永福向越南朝廷的请赏报告里宣称“枪毙法军无算,计共斩得首级数百颗”,可是最终被砍下来在北圻各城“巡回展览”的首级始终只有五颗法军的人头而已。
第二次纸桥伏击战规模大了不少,法军方面是海军上校李维业所带领的四百名海军水兵;黑旗军方面为两千人的精锐部队。战斗过程也比第一次纸桥伏击战惨烈的多,李维业的四百法军兵锋犀利,黑旗军杨著恩统领的右营被法军完全击溃,杨著恩战死;黄守忠统领的前营组织了三道防线,也被法军突破了两道,幸亏吴凤典统领的左营及时赶到,攻击李维业的侧翼,使得李维业的部队出现混乱,这才使得李维业为了抢救一门陷住的65毫米野战炮而露出了破绽,被黑旗军的狙击手打伤,最终被黑旗军一拥而上砍掉了脑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仗,法军阵亡三十二人,受伤五十二人。黑旗军宣称阵亡五十人,受伤五十六人。但是黑旗军夺占河内城外的法军据点的战役目的依旧没有达到。
黑旗军的战斗力也许比清军的滇军、桂军和粤军强,但也仅仅是强了一点点而已,缺乏正面野战和攻坚能力,打打土匪武装还行,和法国人的正规军进行正面作战差距还是很大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