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暖中医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
今天这篇文章要从一味中药讲起,这味中药藏在古诗词里: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是的,它就是豆蔻。
宋代有一种饮品叫熟水,而豆蔻恰恰是制作熟水的绝佳之品,把豆蔻用沸水冲泡过后,代茶饮用,叫豆蔻熟水,此法在当时颇为流行。
不过,豆蔻也分好多种,有白豆蔻、草豆蔻、红豆蔻等,功效类似,都可以起到温中、散寒、化湿的作用。
下面要重点介绍的是草豆蔻以及和它有关的厚朴温中汤。
厚朴温中汤:厚朴10克、陈皮10克、草豆蔻5克、干姜4克、茯苓5克、木香5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
这里头干姜生姜暖脾胃,茯苓祛脾湿,陈皮、厚朴、木香行气,气行则湿化,草豆蔻既能暖脾胃,又能把脾胃里的寒湿化掉。
在脾胃虚寒,寒湿内困的情况下,适合用此方。
一个医案。
有一位男士,五十来岁,这人老是胃痛,胃里发胀,遇寒加重,得温则减,观其舌象,舌淡苔白腻。问及可有服药?答吃过附子理中汤,效果不明显,还常常有口干舌燥的感觉。
综合来看,确实是脾胃虚寒,按理说附子理中汤是这方面的专方,为什么吃了效果却不好?
我们再来看,这人舌苔发腻,中医认为湿性黏腻,说明除了有寒还有湿。而附子理中汤侧重于温中散寒,尤其是这里头的人参,可是好东西,甘温补虚。大家不要忘了,湿气还没有祛除呢,虽说白术可以燥湿,但白术燥湿的功效远不如健脾的功效。
这样在湿气没有祛除的情况下急于温补,好的东西和不好的东西“狭路相逢”,既不利于湿气的祛除,又不利于身体对药性的吸收,没有被吸收的药性化作了邪火,所以会有口干舌燥之感。
后改投厚朴温中汤,服药7剂,情况大为好转。
那么,大家就清楚了,脾胃虚寒,舌头伸出来,舌质淡苔薄白,用附子理中汤。脾胃虚寒的同时还有湿,舌质淡苔白腻,用厚朴温中汤。
最后再来说说草豆蔻,除了配伍,还能单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病小痛。比如,吃了生冷的食物,导致胃痛、胃胀、呕吐、食欲不振,来不及抓方熬汤药,家里有草豆蔻的,用上10-15克,沸水冲泡着喝,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本草经疏》有过记载,草豆蔻“辛能破滞,香能入脾,温热能祛寒燥湿,故主温中及寒客中焦、心腹痛、中寒呕吐也。”
草豆蔻除了入药,它还是香料,炖肉的时候放一点草豆蔻,炖出来的肉会更香,还能去腥。所以有时候不要小瞧了身边的寻常之物,随手拿来,可能就把问题解决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