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几则通告,让大家心生疑惑。

上海普陀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的11月份,防控并不轻松,从11月26日开始,每天新增超过100例。

随后的27日,上海发布了关于商业场所的防控要求。

从11月29日零时起,进入本市餐饮服务(含酒吧)、购物中心(含百货店)、超市卖场、菜市场、美容美发、洗(足)浴等商业场所的消费者,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11月29日,新增187例,社会面也有。划定的高风险有140多个,覆盖了上海13个区。于是,上海开始收紧防控。刚开了4天的迪士尼,再次关门。

到了29日,黄埔、普陀等多个区,都发布了增加储备物资,储备足够60天的物资。

黄浦区通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续的通知,物资储备60天用的,直接到春节了,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造成大家的恐慌?

我们来看一下,这份通告,就会发现,不用紧张,是为了有备无患。

我们可以看到,出发点是“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11日,防控20条公布后,全国各地陆续执行新的防控措施,但是短短10多天,多地有大增趋势,人员流动大的城市,问题更严重,比如广州、郑州等地。

于是各地开始封楼、封小区,稍有风吹草动,就一封了之。这些简单处置、层层加码,一刀切,不经过批准,直接就静态管理,完全无视大家的工作生活诉求。

因此,还专门开发布会,告知有权决定封控的单位是县级以上政府。物业、街道、社区等等统统没有权力封控

上海一直断断续续有零星新增,不过是在可控之中的。

不过毕竟上海是人员流动比较强的大城市,有人走,有人来,又步入了冬天,慢慢地,新增增加了,现在要兼顾防控和生活工作经济活动,这就给上海增加了防控压力。

上海近来的几条消息,我们可以看到端倪:

  • 上海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免费检测服务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
  • 要求进入商业场所、文化旅游场所须持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 多个区要求各单位储备防疫物资,储备数量不少于60天。

网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有些地区没有很好的理解20条,直接放松了防控,导致形势比较严峻。但是作为经历过上半年静态的上海,知道这其中的难度。于是开始提前做准备。

为了什么呢?

  • 一是为了让上海春节前后平稳,大家都过个好年。
  • 二是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
  • 三是落实20条,为了防范一些未知的变化和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