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在等冯润的过程中,自然不会歇息。这一次,他游览的是多灵山。多灵山,最初叫多云山,只因山顶常年云气萦绕。

多灵山,距明朝庆远府西南九十里,距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山县西、庆远镇西七十六里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1638年)二月二十八日,天气晴朗,一大早,徐霞客同慧庵和尚动身前往多灵山。

中午时分,他们来到南山一座村庄,总共三、四户人家的村庄,村民都闭门不出。他们只得推开门,送给村民烟草,提出想借用村民的厨房做饭。憨厚的村民,不但借了厨房,还拿出自家酿的浊酒,又送了竹笋给他们。

徐霞客和慧庵吃完午饭,继续赶路。他们路过荒废的下迁村遗址,淌着水涨流深的溪流,横渡到南岸,溪水最深处可达胸部。

落日余晖尚在之时,他们到达了黄村,这座宜山县西南的偏僻乡村。全州道人惺一,新近在这里建了茅屋,徐霞客便投宿在他家中。此时,徐霞客发现他的脚已被草鞋磨伤。

老和尚慧庵听路人说,知府大人将在初一去他寺庙烧香拜佛,他决定第二天返回,不再与徐霞客同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1638年)二月二十九日,慧庵回去后,徐霞客在黄村墟雇佣了一位向导、一位脚夫。

沿途石窍纵横,藤蔓密蔽,他们行到山穷水尽处,只听得脚下水声潺潺,却不知水从何处流出。

此时,多灵山在此地西南方二十里处,高悬的三座山峰,如同笔架一般。

他们走出山坞,走进石山山峡,这里荒寂无人居住,石峰成排竖立,石峰上青白花纹相间,郁郁苍苍,曲折蜿蜒,好像雕刻出来的,色彩与形态都很奇特。

他们走了五里,见道路右边有两座岩洞。东边的岩洞在山麓,可惜太低矮;他们攀岩上西边的岩洞,洞中十分奇幻,洞里可以容纳两三张床。他们从岩洞后侧往北钻,洞内狭窄,光线渐渐暗淡。他们沿着缝隙般的洞穴往上登,转到南面出来,踩在洞口上,脚下石板平如磨刀石,薄似树叶,还有澎澎的响声,如同走在鼓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峰南边也有洞穴,他们向下俯视洞口,好似层层高楼的窗子,像极了会仙山的百子岩,却比百子岩奇幻精巧。百子岩借助于人力,这里却天然去雕饰,强百子岩十倍。

徐霞客坐了很久,才和向导与脚夫下山。他们往西北走了一里,路渐渐下降,北边石峰的峰顶,有岩洞呈拱形,洞口朝东南,外有朱红色痕迹,内部透着亮光,有石桥飞架在峰头。

他们步行来到多灵山的后山半腰处,路过只有数家人的坟墓村,只是不知坟墓在何处。

还没有到多灵山,已经处处有美景了。下一篇旅游文,将接着讲述徐霞客笔下的多灵山。多灵山的山峰高耸,四周没有山阻挡。山上四季如春,有美玉般的鲜花,花开不断,有挂着累累硕果的果树。

不知多灵山是否真如徐霞客所描绘的那样?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谢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