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外部积极因素共振,A股市场“暖冬行情”将徐徐展开。

2022年以来,市场整体呈震荡下跌态势。与往年相比,今年基金发行市场低迷很多。Wind数据显示,年内新基金发行1.34万亿份,相比2021年减少了55%。市场大幅震荡下,公、私募机构都出现了大量的亏损。

不过,11月以来,A股、港股修复行情逐步确立,市场情绪回暖。业内普遍预期,在外资回流、防疫政策进一步优化的导向下,A股市场“暖冬行情”将徐徐展开,甚至有望演绎成跨年级别的反弹。

基金公司已经在积极规划明年产品布局。从各公司准备情况来看,权益类产品仍是未来重点布局方向。此外,养老产品、固收+、固收等也被基金公司看

整体业绩不佳,权益类基金首尾分化

整体业绩不佳,权益类基金首尾分化

今年市场震荡行情持续演绎,数据显示,各类主流指数前11月均表现出不同程度下跌,其中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跌幅达到13.42%、22.01%、29.41%。

受到市场震荡调整的影响,前11个月,公募基金整体表现欠佳。公募基金的投资收益看,权益类基金在年内整体亏损。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日,权益基金(包括混合型、股票型;剔除今年新成立的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15.48%。其中,持股仓位在80%以上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业绩为-18.87%,偏股混合型基金今年平均跌幅达到19.59%。

相较而言,主动权益基金前11月平均平均收益率为-16.05%,对比同期沪深300指数的跌幅,表现要好于主流指数。

值得注意的是,从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年内表现来看,业绩分化较明显。多只产品亏损超40%,首尾业绩相差超100%。

不过,仍有一小部分基金把握住了个别板块的投资机会,斩获较好收益。比如,万家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黄海管理的三只基金凭借重仓持有的煤炭、石油和地产板块非凡的股价表现,包揽了主动权益基金冠亚季军。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2日,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基金,收益率为61.29%;万家新利和万家精选A位收益率分别为55.44%和46.65%。

截至目前,黄海在管的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以较大优势领先,有极大概率成为年度权益基金“冠军基”。

猫头鹰基金研究院总经理矫健看来,今年的权益市场受宏观的影响较深,结构性的行情给了擅长传统板块的基金经理较大的发挥空间。他认为,今年业绩排名靠前的几只权益基金下半年的净值表现普遍没有上半年那么突出,这或许是受到了能源股价格调整的影响。不过,由于这些基金在上半年已经形成了较大的业绩领先优势,这一优势在下半年仍然得到了保持。

除了权益类基金外,今年以来部分QDII基金和商品型基金收益率表现不俗。

QDII基金中,油气类基金表现抢眼。据统计,截止12月2日,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A人民币、华宝标普油气A人民币、诺安油气能源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分别达到83.47%、73.73%、65.37%,这三只基金收益率均高于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从全品类的统计范围看,这三只基金是最有望夺得所有公募基金收益率冠军的产品。

商品型基金中,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也达到了51.43%。

攻守兼备,产品布局注重均衡

攻守兼备,产品布局注重均衡

多家基金公司认为,A股市场的筑底可能已经完成,市场已进入行情修复阶段,眼下是布局新基金的好时点。

对于2023年的新品布局,不少基金公司仍将继续秉持攻守兼备原则,倾向于全链条发力,主动权益、固收+、FOF是重点发力品种。

中欧基金认为,A股整体市盈率水平处于低位,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有限。当前A股股权风险溢价率接近2018年底的水平,代表投资股票市场的预期回报率水平较高,现在或是布局权益市场较好时机。

招商基金将重点布局权益产品、养老FOF、固收+FOF,同时,发挥公司投研资源优势做好ETF提前、精准布局,强化标签清晰、高景气度的细分赛道型产品。

平安基金表示,2023年整体思路是在兼顾各类型产品均衡发展的基础上,侧重于流动性管理类产品、绩优权益基金经理、养老FOF产品线完善以及关注各类创新机会,包括REITS、ETF等。

德邦基金表示,展望明年,全球流动性紧缩、疫情冲击的影响等相关负面因素的影响会逐渐减弱,在这种背景下:首先,顺应回暖的行情积极布局权益基金。其次,进一步丰富公司固收类产品线,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要。最后,结合当前基民养老需求的提升,积极准备FOF产品,尤其是养老FOF。

看好“科技+消费+稳增长”的投资机会

看好“科技+消费+稳增长”的投资机会

站在当前时点,业内人士普遍强烈看好后市。

榕树投资董事长翟敬勇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风险偏好上升行情。在他看来,不管是A股还是港股,都已经很便宜,对长期投资人而言,这是非常好的机会。

行业配置上,金鹰基金认为中期需维持均衡布局,以“科技+消费+稳增长”的攻守兼备组合来应对潜在多重变化。

广发基金建议维持均衡,受益于稳经济的顺周期品种如地产链、出行链,以及符合政策导向的高端制造和自主可控都有表现的可能。

对于具体的布局方向,银华基金明星基金经理李晓星主要看好两个方向:一是国家大安全领域,包括能源、粮食、芯片等领域,这是未来必须重视的产业投资;二是消费领域。企业通过自我创新不断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些提供高品质产品的公司有望不断做大做强。

招商基金认为,总体来看,支持当前A股中期上行的利好因素正不断增加。可关注地产链消费、医药医疗、新能源、自主可控、军工装备等领域,风格上重视专精特新的硬科技成长标的。

展望明年,景顺长城基金表示,消费有望对经济形成支撑,而地产方面的政策支持态度更加积极,“第三支箭”支持民营房企发债,有望改善房企融资环境,预计后续需求侧政策也会逐步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