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的狂欢节,现在出名的是火把节、目瑙纵歌节、泼水节、古尔邦节、 那达慕大会等等,到了那个时节,很多人都跑过去旅游看。那我们汉族人曾经有没有狂欢节呢。

其实,过去汉族人的盛大节日更多,更隆重,更热闹。

从农业社会形成的汉族最重大的节日,就是过大年。祖上口口相传的过大年,是从腊八节开始到二月二龙抬头结束,特别是在北方,严寒的冬季不用农作,大家专心地根据传统仪式来一起过大年,是礼仪,是娱乐,是生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已经没有时间来过大年了,于是,过年就精简为过小年,从腊月二十三灶王上天开始,到正月十五灯会结束。

过大年,大多时间只是全国各地分散的家庭组织形式的庆祝节日。但是正月十二的庄稼会,则是比任何其他每一个少数民族节日都热闹的重大庆典节日。传统的这一天,以村片为组织,大家盛装结对,到县城最主要街道和互相友好的村镇进行民俗表演,扭秧歌、踩高跷、舞龙、舞狮、唱戏、民族服装秀等等。这一天,祭拜田地、庆祝节日、祈祷风调雨顺、物阜民丰。每个县的活动人数都要超过几万人,光山东一省参加此项活动的,就能有几百万人。这是汉族人对天地自然和农业和谐相处的愿景,是追求美好生活的祈祷活动,这也是汉族人特有的群体狂欢。

而正月十五的灯会,则更像是带有文艺气息的庆祝节日。同样是用火,人家用火把,汉族人把火用纸包起来,各种雕花秀景、风流人物、诗歌谜题,这是汉族人的人文风俗秀。

像端午节和中元节,翻开过去的历史笔记看看,也都是热闹非凡的重大节日。

为什么现在大家搞这些庆祝的越来越少了呢?

我想,这是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的必然结果。如果能像某些国家和民族一样,放几天法定假日,再给每人发一笔过节费,鼓励大家去过节、庆祝。慢慢的,还是会出现一些汉族盛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