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覃心 郑壹

12月11日下午,一场趣味横生的现代街偶戏剧巡游于桂林市东西巷之中。在古朴的城墙前,一只玫粉色的太空牛呈飞翔状停靠在路边,这是偶型艺术家KAIYIN的作品。“借助牛的元素,运用趣味化、戏剧化的表现手法,展现航天科技牛气冲天的发展气势。”东西巷戏剧巡游制作人潘艺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空牛在地球》把宇航员形象进行偶型化创作。 覃心摄

戏剧不止在剧场里发生,也能在不经意的街角与人相遇。顺着小道向深处走去,一只装着小木偶的手提箱摆放在街心广场上,来自上海触感实验室的演员麦一帆抱着吉他伴奏,演员周尧则提着全手工制作的木偶“老爷爷”为孩子们制作可以飞的翅膀。坐在地毯上近距离观看表演的小朋友们接过纸和笔,用稚嫩的简笔画向“老爷爷”描绘自己的梦想。周尧接过后,一张张念了出来。这是《手提剧场:做翅膀的人》里最受欢迎的互动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傍晚的东西巷内,孩子们围着演员听故事。 覃心摄

据潘艺介绍,12月10日至11日的东西巷戏剧巡游包含四个剧目,由国内外的艺术家共创而生。选择在户外展演,是为了让更多观众在开阔的环境里感受表演艺术的魅力,沉浸式参与其中。潘艺坦言:“两天演出下来,演员的普遍感受是桂林观众的互动非常好,非常有趣。这也是我们创作这类作品的初衷,通过一种自由的、街头式的表演艺术跟观众连接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户外版本的偶戏《那个小孩》源自一本西班牙绘本。 覃心摄

桂林市民覃女士得知2022桂林艺术节有一场街偶巡游,特意带着家里三个小孩来东西巷看表演。仅5岁的女孩若若非常喜欢手提剧场,在看完一场后不停催促覃女士赶紧前往街口等待下一场开演。“看到孩子们开心,我感觉这一趟没白来。她们三个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表演,以后如果有合适的剧目,我会考虑再带着她们一起看。”覃女士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小孩》里的“主角”。 覃心摄

改编自西班牙绘本的多媒体创意剧《那个小孩》正是一部大人小孩皆宜的作品。“现在市面上一些儿童剧和亲子剧内容可能偏低龄化,对于成年观众的吸引力并不强。而《那个小孩》不是只面向儿童的绘本,它故事性非常强,讲述的是一种有些孤独而寻求陪伴的成长经历。由此创作舞台作品,目的是让孩子与家长一起观看时,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体会不同层次的感受。”潘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