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4年,曹丕跟随父亲曹操攻打冀州城。入城以后,曹丕持刀带人直奔袁绍府邸。当见到大他4岁的袁家媳妇甄宓时,曹丕欢喜地对着曹操说:“父亲,我就要她了。”
当曹丕第一次看见甄宓的时候,这个有名的美人当时狼狈至极。
她的脸上全是污泥,全然没有绝代佳人的风采,但曹丕却一眼看出了这是个货真价实的美女。
甄宓脸上之所以全是污泥,就是怕自己落入奸人手中,遭受残酷的欺辱。
但没想到,即使是涂满了污泥,也没有逃过曹丕的一双眼睛。
据说曹操在此之前也听说过甄宓的美名,但儿子已经先开了口,做父亲的总不可能抢儿子的媳妇。
曹丕在对战袁绍时立了大功,什么也不要,就只要甄宓,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
甄宓在无可奈何的状态下嫁给了曹丕,她虽然是第二次嫁做人妇,但很快便调整了心态,决定做个贤妻良母。
甄宓从小便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嫁给曹丕之后,真心实意的孝顺公婆,不久后还生下了聪明可爱的儿子曹叡。
曹丕一开始也没有因为甄宓最初的身份怠待她,二人在一段时间里,是人人羡慕的恩爱夫妻。
甄宓最初是以姬妾的身份嫁给曹丕,后来还被他立为了正室夫人。
虽然受尽千般宠爱,但甄宓并不一人独大,反而给曹丕纳了许多美丽的姬妾。
但有一个女人的出现,却改变了甄宓的后半生。
这个女人名叫郭女王,她与曹丕也属于姐弟恋。
郭女王的到来,对甄宓的地位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与贤良的甄宓不同,郭女王是一个有谋略的女人。
当时的曹丕正与曹植争权夺利,身边很需要一个谋士之才,郭女王的谋略对曹丕的争权之战大有帮助,郭女王频频献上良策,最终让曹丕登上了太子的宝座。
220年,曹丕终于如愿当上了皇帝。
在曹丕的后宫里,不仅有聪明绝顶的郭女王,而且还有美丽的阴贵人和李贵人,甄宓的受宠早已成为了过去时。
但朝中大臣还是奏请曹丕将甄宓立为皇后,可见当时甄宓的贤良淑德确实声名远播。
甄宓连辞三次,一再声明自己无法担此重任。
曹丕心中已经有了皇后的人选,她就是有谋有智的郭女王,但大臣们极力推荐,曹丕出于维稳的心理,最后还是将甄宓立为皇后。
郭女王虽然深受曹丕的宠爱,但她一直非常嫉妒甄宓的地位,于是经常在曹丕的面前告状。
甄宓因为失宠,也确实说过一些悲伤失意的话。
甄宓所说的话以及写过的诗词,传到曹丕的耳朵里,又经过郭女王的曲解,曹丕对甄宓越来越反感,甚至认为她是一个阴险毒辣之人。
还有一件事更是引起了曹丕怒火:不知是谁造谣,宫里传出了甄宓与曹植有染的绯闻。
事情的起因是曹植写了一篇文章,它就是广为流传的洛神赋。
许多人认为,这篇文章中的洛女神指的就是甄宓,甄宓确实有倾国倾城之貌,与文中翩若惊鸿的洛女神有几分相像。
而曹植又是曹丕最忌惮的人,因为他曾是曹操最钟爱的儿子,当年两人还上演了一出争位的大戏。
自己曾经最心爱的女人,竟然和最讨厌的弟弟有染,曹丕简直无法控制自己的怒火。
公元221年,孤独失意的甄宓迎来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曹丕派使者下旨,将甄宓赐死,他甚至都没有耐心听她的一句解释。
甄宓面对这张死亡通知,心里并没有太多的波澜,唯一的担心就是年幼的儿子曹叡,她最后的嘱托,就是希望李妃将曹叡抚养成人。
事后,曹丕也曾后悔过,他听善于占卜的周宣说,天下将会失去一位贤良的贵女子。
但曹丕绝不会更改自己的决定,他与父亲曹操一样,知错但死不悔改。
李妃没有辜负甄宓死前的嘱托,将曹叡抚养长大,曹叡登上皇位之后,开始调查母亲的死因。
他早就听说母亲是因郭女王受宠而死,于是下定决心要为母报仇。
郭女王一再为自己辩解,称甄宓是被先帝赐死的,跟自己无关。
曹叡大怒却又无可奈何,因为碍于宗法和孝道,他不可能对郭太后做什么,只能不朝永安宫以表达自己心中极大的不满。
曹叡初掌大权之后,追尊甄氏和厚赐诸舅以表达自己的无尽哀思,也许,这也是他身为人子不能在母亲生前尽孝道的一种弥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