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我?自我的本质是什么?我是谁?过去,我从未想过这些问题。
直到有一天,成长中的孩子在探索人生意义时,向我提出这些问题。我才如梦初醒,开始思索“自我”的意义。
为了寻找答案,我买了许多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去查阅,还去考了心理学证书,却仍旧没有找到真正的“自我”。
心理学家荣格说:“自我就是意识的中心。”心理学层面解释:“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心理、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可我觉得这些解释仅仅是对自我概念和自我建构的诠释,缺乏究竟性。
后来,我遇到一位在文殊院佛学班学习的善友师兄。她告诉我说:“不妨周末你去文殊院听听法师们讲课吧,或许会对你有帮助。”
三年前某个周末的晚上,下班后的我急匆匆地赶到文殊院,怀着恭敬和忐忑不安的心情在旁听生的签到本上郑重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刻,冥冥中注定了我今生将会与佛结缘,亲近佛法。
法师在授课中端庄、威严、平和的仪态,朴实的语言,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不失幽默风趣的语言,深深感染着下面的每一位学子。
本以为谈经论道的课应该枯燥,不曾想会是这样接地气,佛法竟然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初闻法,便契合心脉,点亮了心中的那盏明灯。
下课后,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离开殿堂。天,下起了小雨,秋风微凉。那天没有路灯,走在寺院的林间小路上,我却丝毫没有感到寒意和黑暗,仿佛只要心中有光,就能驱散一切黑暗。我想,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或许在这里能找到答案。
我是谁?
芸芸众生来到这红尘俗世,浸淫太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做着相同的事:学习、工作、结婚、生子、教育子女、升迁……每一天无不算计着位子、房子、车子、票子,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每个人都活得很苦、很累,不满足于当下的自己,执着于这个现实我和我所执取的一切,以为这个我和我所取是真实不虚的。在追求财富、名利、健康和自由的幻境中轮回,由此产生了各种痛苦和烦恼。
我们不知生从何来,死向何去,渐渐在欲望的旋流中迷失了自己。直到有一天,身心俱疲的自己停下匆忙的脚步,认真反思:“是不是应该放下一些东西,和心中的那个我聊聊天,做个对话?”
佛陀教导我们:“学佛,不是为了见佛,而是为了见自己。”
《华严经》有言:“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
佛所说的见自己,就是证见自我的真如佛性吧。我想,这也是自我的根本。
如何见到自己?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六祖慧能大师听到这句话,便当下开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道出了“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的至理名言。
所以,我们的自性(佛性)本来是具足、清净、圆融的。当我们充分理解到这点,就会在做人做事时变得平和而专注,谦恭而无畏,心不再随境转。
而佛法教义“四法印”又告诉我们一个真相:“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它让我明白了我和我所执取的一切都只是暂时存在的,甚至这个我都是虚幻的,这些都是由各种条件因缘和合而成;由此产生的对五蕴的执着是痛苦的根源,那么我们就要学会不再执着于这一切,超越一切,包括超越涅槃这个概念。
禅语云:“根深器界一切镜像,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佛法教理,字字珠玑。置身其中,何愁不能见自己。
终究,我们会放下那个我和我所执取的一切。
找到自我
六祖慧能在《坛经》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如佛陀在讲经说法前也要展现“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么一个平实而有生活气息的样子。仿佛这样,佛陀才离我们更近。
如此,我们也应该时时把修行落实到生活中的实处。
佛教三学“戒定慧”思想为找到自我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戒,即戒律,守戒是让我们根除烦恼的法器,可有效防止身、口、意三业的过失。
定,即禅定,是当下内心清宁、安定、专一的一种状态。
慧,即智慧,是能够到达六相圆融的一种境界。
佛教三学教会了我们在生活中不再轻易犯行为、语言和思想上的过失,更加与人为善,做事有方,张弛有度。
佛法“四摄六度”是找到自我的方便法门。
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对我来说,很庆幸自己能成为一名佛弟子,方便处处闻、思、修,在生活中实践佛法的智慧。
《心经》开篇说:观自在菩萨。我理解的观自在就是观察自心,觉察当下。当自己彻底放下各种我执便获得自在,这时的自己不就是菩萨?
禅宗讲明心见性,意思是明本心,见真性,见到自己的真如佛性。此等境界,何其高远。
这些经典要义的核心无不告诉我们两个字:内观。“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遇事不要习惯性向外看,找原因,更应该去反观自己的内心,首先要把自己看清楚。
当我们学会了内观,就很容易破除内心的迷执和贪瞋痴障碍,找到那个真正的自我。
正所谓“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学佛之路,前途漫漫,纵然崎岖,难阻学修信念!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字|张海 图片|传媒中心
美编|妙能 编辑|梦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