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时期,一位朝鲜人创造了《延安颂》、《八路军进行曲》,才华横溢的他收获了爱情,还因此修改了国籍。

这位朝鲜小伙叫郑律成,1914年8月生于朝鲜,虽然从小患有口吃,从小学习小提琴的他却极有音乐天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岁那年,郑律成随着进步的朝鲜青年来到中国,一边学习文化,一边积极参加抗日活动。

“七七事变”后,他在民主人士的帮助下,来到延安——这个全国青年向往之地,让郑律成的音乐才华迸发出来。

1938年9月,他与莫耶合作,创作了《延安颂》,很快在延安家喻户晓。

不久,他又与公木共同创作了《八路军进行曲》,此作品后来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

郑律成用那一串串铿锵有力的音符,激励着为国家而战的将士,同时也激起了一位女性心中的层层涟漪。

这位年轻的姑娘名叫丁雪松,是延安中国女子大学的活跃人物,当年,她正担任着女大校友会俱乐部的主任。

这个 20 岁的四川姑娘,因家庭贫困,只能依靠众亲友的资助,完成了中学学业。并于1938 年,来到延安,就读中国女子大学。

第二年的春节晚会上,两个年轻人第一次相见了。当时,郑律成上台演唱了《延安颂》,他激扬的歌声,令丁雪松心生好感。

世间的事儿就这么奇怪,当你注意某人时,他就常常会出现在你的视野中。

从那以后,丁雪松经常看到郑律成,他要么站在人前指挥着千人大合唱,要么站在台前独自演唱,偶尔还被邀请去指导歌咏活动。

只是丁雪松并没有想到,就在她关注郑律成的时候,郑律成也在注意她。

一个晚上,郑律成观看了丁雪松带队的文艺演出后,主动打招呼称赞道:“丁主任,你们今天的节目真是不错。”

丁雪松腼腆地笑了,她回应说:“郑老师,你的表扬就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

就这样,他们的交往从第一次的寒暄开始了,而后,他们对音乐的共同爱好,又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此后,郑律成经常到女大找丁雪松,他俩时常一起散步看夕阳,还常常合唱《延安颂》,音乐成了爱情的纽带,将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下午,丁雪松学习结束后回到宿舍,却发现自己铺位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桌子上的镜子、木梳、书本都被重新摆放过。

不仅如此,她窗台上还多了一个瓶子,里面插着一束正在盛开的马兰花,花瓶旁边放了一本《安娜·卡列尼娜》,扉页上有一行钢笔字:送给喜欢音乐的雪松——郑律成。

丁雪松拿起书,心中如同装了一万只小兔不断奔腾。

此时,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深深爱上了郑律成。

就这样,两位年轻人一头扎入热烈的爱河,不想,这时有件突发事件落到郑律成身上。

1940 年冬天,郑律成受到了怀疑,询问、审核……只是因为《延安颂》太深入人心,他才免遭关押。

遇到如此大变故,丁雪松不顾外人劝解,表示要等着郑律成。

直到1941年底,一位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的朝鲜同志武亭到延安开会,才证明了郑律成的清白。

重获自由的郑律成,终于与丁雪松举行了婚礼。

抗战争胜利后,郑律成返回朝鲜,奉命组建人民军协奏团,而丁雪松被任命为朝鲜华侨联合会总会委员兼新华社驻平壤分社社长。

1950 年,中国政府即将在平壤设立大使馆,夫妻俩面临选择:必须有一人加入另一方的国籍,否则只能分手。

对于这个规定,夫妻二人彻夜难眠。

任何一人都不想放下自己的祖国,最终,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郑律成决定跟随妻子回到中国。尽管在延安他曾受到过不公正待遇,但他仍对中国充满了感情,而且他对妻子、孩子更是割舍不下。

想到这些,郑律成毅然决定:加入中国国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郑律成如愿以偿,与丁雪松一起回到了中国。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你喜欢的人恰巧也喜欢你、为你付出——郑律成与丁雪松的爱情,就是如此美好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