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盖村

海南最大的杜姓村庄之一

百米祠堂巷道坐落杜氏十祖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盖村,位处长流镇中部,邻近长流墟,东依杜村(琼华村)。

北宋元祐(1086-1094年)年间,杜氏迁琼始祖杜仲儒自闽入琼任澄迈知县,其长子杜凤鸣落籍今长流地区建杜村。

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第十三世祖杜养自杜村卜居现址,为建村始祖并命名“道盖”,村庄发展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有400户,1200多人,其中杜姓为大。

村庄民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庄民居
村庄民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庄民居
村庄民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庄民居
村前莲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前莲塘

城市的发展吞噬的是古老建筑,道盖村也不例外,村中民居日新月异,小洋房鳞次栉比,拔地而起,楼群隐盖的巷道中,依稀坐落数间古老民宅,散发着微弱的古韵风采。

道盖有条百余米长的巷道,两侧建有十座宗祠庙宇,被称为祠堂巷道,成为村庄特色文化凝聚地。

祠堂部分建筑已毁败,部分已翻建为现代建筑,不变的是,这些古老祠堂凝聚着杜氏百年宗族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诒德堂,也是邦翰公祠,是村中保存最完好的杜氏古老宗祠,一进砖瓦结构,清代建筑,宗祠最亮眼的地方是清定安探花张岳崧题写的“诒德堂”牌匾,与“书镱千古,笔花四时”楹联。

宗祠为村中举人杜以宽主持修建。

杜以宽才气横溢,与张岳崧为夙交,张岳崧主持编纂《琼州府志》时,被其招之麾下,成为主笔之一。

始祖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始祖祠
始祖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始祖祠

较为可惜的是,杜氏规模最大的始祖祠已坍塌。

始祖祠,就是杜氏宗祠、杜仲儒公祠从坍塌破败的主殿可看出始祖祠当时的规模宏大,建筑华丽。

婆养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婆养祠

婆养祠,祭祀嫁入村中,被称为“烈女”的婆养婆。

琼华公祠、五房祠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琼华公祠、五房祠堂
琼华公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琼华公祠
五房祠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房祠堂
社崙祠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崙祠堂
社崙祠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崙祠堂
重建中的祖术公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建中的祖术公祠
重建中的位大公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建中的位大公祠

  • 神王祖庙,海南庙宇建筑的典范

祠堂巷中最出彩的古建筑就是村东北面的神王祖庙,也称境主庙,是道盖村的文化地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境主庙建于明万历年间,建村始祖杜养创建,前殿五开间,富丽壮观,堪称海南庙宇建筑的典范,正殿五开间,奉祀班帅候王、灵山大王、通天大神、普俺祖师,马头将军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殿两侧有光绪二年(1876年),长流镇新民村进士郑天章撰写的楹联:道心无物我,盖世有经纶。庙中檐下保存有18幅清光绪年间的壁画,精彩绝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王祖庙目前为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甲将军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甲将军府
金甲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甲公

杜氏的祠堂祖庙,在解放前后,曾作为学校的办学场地使用,成为村庄及邻近村落的教学中心,承载着杜氏宗族文化历史的宗祠,将是当下振兴乡村文化的根基。

百年榄仁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年榄仁树
祠堂巷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祠堂巷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