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宁夏,“崇军行动”下,一股股奔涌的暖流在激荡,一腔腔澎湃的豪情在迸发,一项项务实举措蹄疾步稳,一件件实事好事开花结果。

“要把做好退役军人工作作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工程、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基础工程、事关军人军属切身利益的暖心工程来抓,确保退役军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党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梁言顺在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强调。

“要围绕服务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持续发扬我区良好传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驻宁部队和退役军人实际困难,全力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张雨浦在自治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要求。

宁夏率先在全国全域启动“崇军行动”,向全社会发出了《宁夏“崇军行动”倡议书》,整合优抚资源,拓展优待证使用场景,积极发动全区各地各行业企业和机构,为持有军官证、士兵证、优待证等有效证件的现役和退役军人提供优待优惠服务项目,搭建广泛参与、良性合作、社会认同、互利共赢的“社会崇军格局”。

延伸“崇军路”,围绕实施军休人员关爱、就业创业促进、社会尊崇体系、服务质量提升等开展工作,出台加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23条硬措施”;实行转业军官“按积分排序选岗”的方式安置;全面加强优待抚恤和权益保障工作,已审核发放优待证11万余张;建立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清单,让退役军人的诉求有人听、心结有人解、事情有人办。

累计投入近2亿元,解决一批部队急盼的难事实事,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切实把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及全区人民的关心关爱及时传递到人民子弟兵心中。

今年4月底,宁夏首批305家崇军合作单位签约,涉及金融医疗、文化旅游、商超购物、加油加气、餐饮服务等10多个领域915条优待项目。

8月底,第二批1958家合作单位(企业)签约,基本覆盖了全区各行业领域和退役军人日常生活方面。

12月,进行第三批合作单位签约……

参与单位几何式增长、参与领域囊括各方面全过程,“崇军行动”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河南的退役军人吴浩,来宁探亲时体会到了“最高礼遇”:在5A级景区镇北堡西部影城,吴浩走进“崇军行动”专用绿色通道时得知,宁夏全域上百家景区对全国现役和退役军人及两名随行亲属免首道门票;逛银川阅彩城时,吴浩发现挂有“崇军行动”标识的商户屡见不鲜,在已有折扣基础上还能再享优惠;还有高速公路服务站的“老兵+”服务网点,提供加油加气、商超购物等优惠服务……

目前,宁夏累计建成“崇军商业街”6条、高速公路“老兵+”服务站点42个、“法律援助崇军站”452个,区内103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加入崇军行动“朋友圈”。

“百行共建、万企崇军、人人献力”的社会崇军新格局已经形成,社会化拥军工作实现向“示范区”的全面转型。

为展现退役军人可亲、可敬、可爱形象,进一步营造浓厚“崇军”氛围,宁夏启动首届“最美退役军人”学习宣传活动,选树了一批在经济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作出突出贡献的“最美退役军人”典型。

从军营到地方,老兵们从一个战场到另一个战场。宁夏首届“最美退役军人”刘文舟作为高层次人才,担任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眼科主任后,进行学科建设、提升救治水平,数以千计的患者重见光明。

“兵支书”马志虎发扬部队听党话、跟党走的作风,放弃都市生活,担任海原县贾塘乡贾塘新村党支部书记,发展产业、整顿村容,带着大家摘穷帽、奔富路。2021年,贾塘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

2022年“全国最美退役军人”马永庆,在一次战斗中被炸掉了一条腿,1989年复员回到中卫后,他婉拒安置工作,白手起家,从摆地摊发展到成立中卫市建莹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创业成功的马永庆不忘履行社会责任,多次捐资助学,帮助34名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军人就业。

“贯通五级、全域一体、标识统一”的宁夏老兵志愿服务队整合了330支队伍,吸纳了7000多名退役军人。疫情期间,5805名队员们闻令而动,迅速投入“战斗”,共同筑起抗疫坚固防线。由区市县三级1745名优秀退役军人组成宁夏老兵宣讲团,以“六进”方式,开展主题巡回宣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